【导学】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史(含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单元整合提升资料.ppt

【导学】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史(含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单元整合提升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学】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史(含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单元整合提升资料

;题型一 对细胞周期的考查 ;常见的图形是数轴或圆形图,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细胞周期的理解。对此类图形的解读有一个关键点: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时间短的为分裂期,分裂期结束时是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开始,一直再到分裂期结束,才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典例1】 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并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下列据图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 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 h B.蚕豆根尖细胞分裂间期所持续的时间是分裂期时间的三倍 C.在0~2 h这个时间段,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 D.在19.3~21.3 h这个时间段,根尖细胞内可发生基因重组现象 ;【解析】 严格来说,一个细胞周期是从2 h开始至21.3 h结束,共用21.3-2=19.3(h),但不能认为0~19.3 h为一个细胞周期???蚕豆根尖细胞分裂间期所持续的时间是19.3-2=17.3(h),而分裂期所持续的时间为2h。在0~2 h这个时间段,蚕豆根尖细胞处于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分子不处于解旋状态,因此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高。基因重组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根尖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答案】 A;题型二 对有丝分裂染色体、DNA含量的考查 ; (1)(细胞内)DNA、染色体曲线的比较; DNA和染色体的曲线有一个最明显的区别:相对数量从2变为4的时候,“斜线增加”指的是 DNA复制,该曲线代表DNA相对数量变化(上面左图);“竖直增加”为着丝点分裂所致,该曲线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上面右图)。 (2)DNA、染色体曲线不同区段对应时期的判定; 对于各时期的判断,必须找到关键点才能准确进行。根据DNA变化曲线判定各时期的技巧(参阅上图分析):①“斜线增加”的结束点(B点)之前,为间期。②竖直向下减少时,若纵轴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则此时为后期;若纵轴为细胞内DNA含量,则此时为末期。根据染色体变化曲线判定各时期的技巧: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为后期,其他时期以此为据推断即可。; (3)核DNA、细胞内DNA、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比较; 一定要结合两个重要图像(甲、乙图)进行理解,在丙、丁、戊三个图中对应的时间段有差异: ①甲图代表有丝分裂后期,核DNA是2N、细胞内DNA也是2N,但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是n(n=1),因此,甲图(后期)在丙、丁两图中都对应2N,位于BC段,但是在戊图中对应CD段。 ②乙图代表有丝分裂末期,由于该细胞内具有两个细胞核,所以核DNA是N、细胞内DNA是2N,每条染色体上的DNA仍是n(n=1),因此,乙图(末期)在丙图中对应N,位于CD段;在丁图中对应2N,位于BC段;在戊图中对应DE段。;【典例2】 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数量加倍 B.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D.BD段的团藻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解析】 虽然OA段染色体随着DNA的复制而复制了,但是染色体的数量并不加倍。BC段细胞处于分裂期,核膜、核仁消失,即与原核生物相同,都没有核膜、核仁。CD段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已不存在染色单体。团藻属于低等植物细胞,细胞内存在中心体,分裂期时在细胞的每一极都存在一组中心粒。 【答案】 D;题型三 有丝分裂中的图形变形 ; 遇到柱形图,要联想到不同形态的染色体中DNA和染色单体含量的比例。纵观染色体的几种形态,“染色体数永远小于或等于 DNA分子数,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单体的数量等于DNA分子数”,这个规律是解答柱形图的关键。如图中甲a∶b∶c=2∶1∶2,那么所占比例最小的b肯定代表染色体数, a、c则分别代表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具;有此种染色体形态的应该是前期或中期。图中乙缺少c,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不可能不含DNA,因此,c绝对不是DNA,应该为染色单体。没有染色单体的时候(乙、丙),若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加倍了(乙图),则为后期;若没加倍(丙图),则为末期或间期(DNA复制前的间期)。可见,将柱形图转化为我们比较熟悉的图形进行分析,实现“图→图”转化,可使问题简单化。;【典例3】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当中心体移向两极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数(c)可表示为;【解析】 中心体移向两极时细胞处于分裂前期,此时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则a应为b的一半,每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则b、c大小一致,即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为1∶2∶2。 【答案】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