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1 第一章 中国 古代物理学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物理学萌芽; 在古代,无论是古希腊还是中国,都谈不上有“物理学”。当时人们还不可能自觉地、系统地运用实验方法,也不可能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数学形式进行科学的概括,使之成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这一阶段仍是物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先导和渊源,是物理学发展的孕育和萌芽时期。;第一节:物质本原思想;认为: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固有规律。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空白称为无极,
画上圆圈,称为无极生太极(宇宙),
中间一条曲线分成黑白两个部分,称为太极生两仪,中间的曲线表示了阴阳的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
黑白两个半球中各有一个与之颜色相反的小圆圈,称为阴阳子,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四象和阴阳的组合再生八卦:乾、坤、震、撰、坎、离、艮(gèn)、兑。;《周易》是以阴、阳为基本单位而形成的一种对事物的理论性把握。阴与阳二单位的不同组合形成八卦,将八卦中之任意两卦叠合即形成六十四卦。
每卦有六爻,共组成384爻。八卦的卦、爻、位之间,有复杂的关系,64卦的卦象变化和爻数就更加复杂,它反映了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
在易学中,事物的性质即由阴与阳所占整体成份之多少及阴阳空间相对位置关系所决定。;故事: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1679年提出“论二进位制”,1701年他将二进位制表寄给中国的法国传教士白晋,白晋立即看出二进位制与中国伏羲八卦的六爻有关,遂回信并附寄伏羲64卦图。
1703年4月1日,莱布尼兹收到到回信和图,4月2日又复信,并将论文送出发表,论文题目是:“二进位制计算的阐述”,副题是“关于只用0和1,兼论其用途和伏羲所用数字的意义”。;2.五行思想
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或元素。“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尚书·洪范》
构成:世界万物皆由上述五种元素构成。“以土与金、木、火、水杂,以成百物” 《国语·郑语》。
相互关系:相生与相克: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金;土克水、水???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名家:代表人物 慧施(约前375~前318):“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天下》)。
儒家:“语小,天下莫能破焉”(《中庸》)。
墨家:“端,体之无厚而最前者也”,“非半,弗著斤则不动,说在端”(《墨经·经上》)。意思是‘端’无厚,不可再分。墨家观点的特征是:对物质可进行分割,但分割到‘端’就不能再分割下去。类似现在的原子观点。
相反观点: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1. 概述:
在“道”和“太极”的思想指导下,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在中国古代自然观中重要的、占主流地位的“元气说”。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认为由最高范畴的道生出阴阳二气,进而产生万物。庄子继承和发扬老子的学说,提出“通天下一气”的思想。战国末期的荀况也指出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
元气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在汉代逐渐成熟,经过唐、宋得到相当大的发展,明末清初达到高峰。由汉代的王充、唐代的柳宗元和刘禹锡为代表,形成了“元气自然论”;由宋代张载和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为代表形成了“元气本体论”。;2.“元气说”的主要思想:;④ 物质不灭思想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气 “聚散变化,而气本体不为之损益。”;“车薪之火,一烈而尽,而为焰,为烟,为烬,木者仍归木,水者仍归水,土者仍归土,特希微而人不见者。”;; 李约瑟认为:“元气,像现代人心目中以太波或辐射线。”(Joscph?Needham:?Science?and?Civilisation?in?China?[J].Cambridge? press?,?Vol.?Ⅱ,?1962.?472) ;第二节 物理学知识的积累;1.物理计量
①时间计量
a.干支纪法:春秋时鲁隐公三年(前722)二月己巳日至清宣统年(1911)。“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戍(xù)、亥。
天干和地支相互组合成“六十干支”:甲子、乙丑、…癸酉、甲戊、乙亥…癸亥。共60个组合,也称“六十甲子”,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b.十二时辰记时法:子时:23~1时,丑时:1~3时,…,亥时:21~23时。;表1-1 十二时辰 与 24小时 的对应关系;c.百刻时制(漏壶记时制):
采用日晷(gui)或漏壶将一昼夜分为十时,一时分为十刻。 ‘刻’为漏壶的基本记时单位,在竹或木制的箭上100个等分刻度,其高度正好等于一昼夜漏壶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