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2遥感物理
1.电磁辐射
2.电磁辐射源
3.电磁辐射的大气传输
4.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
; 麦克斯韦
(1831-1879); 1.电磁辐射;电磁波的来源 ;1.电磁波谱;1.电磁波谱;1.电磁波谱;1.电磁波谱;1.电磁波谱;2.电磁辐射源;2.电磁辐射源;(1)大气散射
散射实质上是电磁波穿过大气层时,遇到各种微粒时所发生的一种衍射现象。
散射有由较小的空气分之引起的瑞利散射;和由较粗大的微粒所引起的米氏散射。
;米氏散射是大气中粒径比波长大得多的颗粒所引起,其散射能力与波长无关,因此它对各种波长的色都发生散射,而使天空中呈现一片灰蒙蒙的颜色。天空中有薄云时,米氏散射最明显。这种散射使所形成的图像反差小,图像模糊。
;(2)大气吸收 大气中的臭氧:吸收0.3μm以下的紫光,
9.6μm处有弱吸收,
4.75μm和14μm处的吸收更弱。
二氧化碳:吸收带2.60-2.8μm,其中吸收谷2.7μm;
4.1μm-4.45μm,其中吸收谷4.3μm;
12.9μm-17.1μm,其中吸收谷14μm
水气:吸收带在0.7-1.95μm,最强处1.38μm和1.87μm;
2.5-3.0μm,最强处2.7μm
4.9-8.7μm,最强处6.3μm
15μm—1mm,
微波0.164cm和1.348cm
氧气:对微波0.253cm,0.5cm
;(3)天空辐射 散射辐射中的一部分转化为天空辐射,它与太阳辐射(直射)一起产生对地的照度; 3.电磁辐射的大气传输;; 4. 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 4. 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 光谱反射率; 4. 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植被:;植被(近红外波段的变化):;植被(近红外波段的变化):;植被(中红外波段的变化):;; 4. 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 4. 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 4. 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 4. 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西藏, 纳木错湖;; 4. 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 4. 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 4. 地物的电磁辐射特性;由色光相加和相减实验得知:
红(R),绿(G),蓝(B)色光两两相加即可合成三种间色光。
R+G=Y(黄光)
G+B=C(青光)
B+R=M(品红)
两种色光相加成为白色的,这两色称为互补色,互补色也可由白光减去三基色得到??
R+C=白
B+Y=白
G+M=白
两种间色光相加得复色光。
Y+M=R
C+M=B
Y+C=G;小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