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剪纸特色班教案
一、团花剪纸技法
团花是中国剪纸历史最悠久、运用率最广泛的一种形式。
新疆古墓中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五幅我国最早的剪纸实物,就是团花造型。
团花用途广泛,年节的窗花、婚礼的喜花、贺礼的礼花、甚至现代舞台装饰中都有它的身影。 团花重在一个“团”字。作为折叠剪纸,它最能体现剪纸多次折叠、重复造型的优势。
团花的制作方法简便易学,关键在于掌握好几种不同的折叠方法。以正方形纸的中心点为圆心,将其折叠成三折、四折、五折、六折乃至十折以上的相同等份,然后在其上剪制图形,每个图形自成单元,有相互勾连。展开后便得到一幅均齐的、呈辐射状的团花了。
团花给人一种规整中起变化,散射中又有聚合的审美感受。远看花团似锦,近看花中有意,团团相聚,花中有花是团花的一大特点。
团花之美还表现在信手而成的惊喜之中。经过几番折叠的纸上不经意地剪上几剪刀,平展开来,意想不到的奇迹之花就在你手中绽放。
三 折花制作技法:
将一张正方形纸对角折叠,再对折一次,找出中心点后展开,回复到三角形状态。
2. 然后以三角形底边中心点为轴心,将三角形折叠成三等份锐角,每个角60度。
3. 绘上适形纹样,折叠剪制而成。
四折花制作技法:
1.将一张正方形纸对角折叠一次。
2.再对角折叠一次。
3.再对角折叠一次。
4.描出图样。
5.剪下即成。
五折花制作技法:
1.将一张正方形纸对角折叠,再对折一次,找到中心点后展开,恢复到三角形状态。
2.以三角形底边中心点,再对折留出大约30度的位置。
3.将图2对折的部分再对折一次。
4.欲留部分与对折部分重合,成为五等份锐角,每份30度。
5.随意剪出适形纹样。
六折花制作技法:
将一张正方形纸对角折叠,找出中心点。
2. 以中心点为轴心,将三角形折叠成三等份角
3.以中心点为轴心,再整体对折一次。
4.绘上图样。
5.剪制而成。
七折花制作技法:
将一张正方形纸对角折叠。
找出以三角形底边的中心点,以此为轴心。
、 3 . 将其分成七等份锐角,每只角约25.7度。
4. 然后将另一方按六折??折叠出六等份。
5、最后留出的一方与六等份相重合。如发现不合在进行调整。
6、随意剪出图案。
你 二、福寿花剪纸技法
福寿花是以“福”、“寿”为主题纹样的剪纸图案。趋福避祸,期望益寿延年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也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经久不衰的表现主题。剪纸中的“福”字,有直接取自书法艺术造型,也有以蝙蝠、蝴蝶、佛手图案谐音取意;寿字亦有数百种变体,并被归纳为对称的寿字纹样。寿桃、葫芦、猫、蝶、松、鹤等物也常被用作长寿的象征符号。福寿花与喜字纹、盘长纹一样,是中国人喜爱的传统吉祥纹样。在当今尊老、敬老、助老的社会环境里,它常常用作老人节的节日装饰、老人寿辰的贺礼图案,亦可作为一般的环境装饰。福纹与寿纹经常穿插搭配,共同表达主题。
将一张正方形纸折叠后剪成团形,重新折叠成四折状。
绘上回纹图案,剪制完成。
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
绘上图样,剪制完成。
三、剪纸-双喜字,喜花制作方法(囍字)
喜花是以双喜字为主体的剪纸图案。办喜事必帖,连帝王也不能例外。北京故宫中的坤宁宫,是清代皇帝的洞房。那里的墙壁和顶棚上,就贴着满族风格的龙凤喜花纹样。关于双喜字的由来,说法很多,最流行的说法是由宋代大文豪王安石所创。相传王安石进京赶考巧遇征联,无意中成就了他人生中的两件大事,科举高中,金榜提名,又当上了某员外的成龙快婿。王安石喜上加喜,趁兴挥毫,书两个并排的大喜字贴于门上,流传至今。
将双喜纹与古代文人联系在一起,纯属附会。
双喜纹形成,有现实的依据和特定的文化背景,它是原始的“葫芦生殖”崇拜与葫芦外形不断美化和升华的产物。
1、准备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将纸横向对折,再对折,成四等份长条状。
绘制喜字图样,剪去多余的部分。
完成。
喜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变形,制作道理同上。
总结:
双喜是把两个喜字结合在一起,但不是两个喜字相加,结合以后实际是一个新的固定的符号。双喜也有行草、黑体及简体几种“字体”。行草体是把两个喜字的横都连起来,将下面一横上的四点简化为两点。
黑体与行草体的不同就是将两点改成两竖, 面简体则将上部两个“吉”字的竖与“口”字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线线相连的整体,双喜有方向的,长方形的,圆形的,还有上下连接的“喜上加喜”
双喜字构成的特点:
1、喜全有直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