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康 让雅正文化落地生根 融入到师生的生命之中 滋养生命 温润心灵.docVIP

王小康 让雅正文化落地生根 融入到师生的生命之中 滋养生命 温润心灵.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小康 让雅正文化落地生根 融入到师生的生命之中 滋养生命 温润心灵

让雅正文化落地生根,滋养生命,温润心灵 实验二小 王小康 一、存在问题 四年来,实验二小“雅正文化”的理论构建和制度建设已经基本成熟,正在引领全校师生走向行为实践。但正如“学校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所描述:“校园文化存在物表化、文本化和标语化现象”,因为文化与人之间的连接载体不够明显而形成的距离感,使文化生成缺乏自觉,不能深入人心,影响了品牌学校的建设。 二、建议方案 (一)布景造物,凸显雅正文化熏染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使人过有意义的生活。”因此,学校文化当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审美视角出发,营造人与自然、与美的和谐共生。 1.补充雅正品格的植物,彰显生命的意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 HYPERLINK /search?word=%E4%B8%9C%E8%A5%BF%E5%8D%97%E5%8C%97fr=qb_search_expie=utf8 \t _blank 东西南北风。”竹,因为品格的高雅而被定为雅正文化的载体,在现有的文化建设中略显单一。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而绽,故称“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因为身形极具美感,让人联想到人的品格,故传统文化中称为“四君子”。在中华文化中各种事物承载的“雅正”内涵可谓十分丰富,如果能将竹的品格拓展延伸,加以有效利用,则能更好地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1)在现有绿化和二期工程的国学柱、韦编三绝基础上,以竹为主线补充点缀松柏、黄桷树、枫树、梅花、石榴、幽兰、榕树、爬山虎等植物,则能丰富色彩,增添情趣。因为在孩子们眼中,花是美的,树是美的,石头是美的……而这些触目就能让心灵激动的美,都会潜移默化地开启他们无穷无尽的智慧之旅。 (2)诗人陆圣存《戏咏文竹》:“平身虽小且惊天,无节何尝劲道绵。一寸短来强一寸,飓翁搅彻我依然。”朱德《咏兰》:“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傍;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教师办公室和教室走廊,以文竹、兰花等小盆景传达高雅别致的气息,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下感受自然中自我的微小和自我中内心的强大,浸润心灵,修养品行,熏染文雅之风和儒雅之气。 2.营造楼层文化的雅正气息,彰显书香气息。 (1)训蒙楼每个楼层分别以“梅兰竹菊”命名,在中间较宽的廊道墙壁上分别布置“四君子”的成语故事,如:岁寒三友、暗香疏影、驿寄梅花、松柏后凋、势如破竹、金石丝竹等。在厕所布置诗词小令、幽默谜语等,将生硬的制度化于无形,处处文化,驻足而得滋养,触目而受熏染。 图1:某小学教学楼墙壁一角。 (2)开放式书架,涵养雅正之气。书籍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纽带,阅读书籍有利于启迪智慧,滋养心灵,丰富情感,养成品德,这正是一种渗透“雅正”文化的重要途径。建议在现有阅览室、图书角基础上,布置走廊、校园的开放式书架,让学生随手可触书卷,随时可以阅读,不需什么形式,不拘什么状态,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里畅游,摒弃浮躁与戾气,涵养书香而得情趣之雅、行为之端、品德之正,由此养成翩翩君子之才、窈窕淑女之资,直达雅致人生之境。 (二)题写生命,深植雅正文化灵魂 “文化是魂,魂归神安。”校园的布景造物只是雅正文化的“形”,不是最终目的,它应该是表情达理的一种手段、一种媒介,学校文化之于师生应该是生命存在的形式。只有在生命之中找到文化的“魂”,才能清晰地将雅正内涵内化于心,真正成为正言雅行之人。 1.在三年级以上学生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结合校本教材,调查校园文化。 (1)给所有的植物命名挂牌。校园现有的树木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成长,其内在的生命特点并不明显。开展“署名挂牌”活动,当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其特点后,这笔资源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看高大的松柏、黄桷树,形态挺拔多姿,表达一种生命的品格:不惧困难,顽强拼搏;看雅致的枫、梅花、石榴,色彩绚丽灿烂,传达一种生命的美感:自我成长,尽情绽放;看点缀高贵的幽兰、竹和普通的爬山虎,生长淡然雅静,诠释一种生命存在的价值:自然谈定,和谐共生。 (2)题写雅正文化的内涵。校园处处皆风景,处处是雅正。针对校园美景,开展“题写雅正文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或查阅古今中外名家名言、诗词散文,或者课文中描写景物的经典片段,或者自己题写的只言片语,遴选优秀作品,在相应的折射出雅正文化特点的小景点挂牌署名展示,供全校师生阅读。竹能传达一种理念:“未出土时先有节,待到凌云尚虚心”;枫叶红消化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石榴则“纷落的火红染尽,只为捧起枝头的灿烂晶莹”……雅正文化在无形中滋养师生生命、温润师生心灵。 2. 让学生设计训蒙楼雅正文化内容。开放书架里提供学生推荐的书籍,题写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在学生中征集训蒙楼成语故事、厕所的诗词小令、谜语幽默等,精美制作,并署名张贴展示,定期补充或更新;“每周两个培养点”的内容也交给学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