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像语言提出对上帝的质疑.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镜像语言提出对上帝的质疑

用镜像语言提出对上帝的质疑 摘 要:英格玛·伯格曼终其一生都致力于用简约的影像风格与沉郁的理性精神对生与死、灵与肉、精神与存在等一系列的关系进行探讨。在他所有的电影作品中无一没有对“上帝是否存在”这一严肃命题进行质疑。本文旨在通过《处女泉》这部电影对影片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拍摄手法来解析伯格曼对上帝的质疑,力图窥视影片的基本主题。 关键词:电影 上帝的存在 信仰 镜像语言 塔可夫斯基说过:“电影应该成为探讨我们这时代最复杂问题的工具,其重要性恰如几世纪以来文学、音乐、美术不断探讨的主题一般。”[2](112)于是,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开始用镜像语言来对神学提出挑战,直接质疑“上帝是否真的存在”。电影《处女泉》讲述了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农场主陶尔的女儿卡琳在去教堂送蜡烛的路途中遇到三名牧羊人,并遭受蹂躏与杀害,当陶尔与妻子得知后,决定用自己的双手为女儿报仇,最终杀死了三个牧羊人。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叙述来展示上帝目睹着这一切苦难的发生,以提出英格玛·伯格曼对“上帝是否存在”的怀疑。本文将分为四类人物形象来讨论在英格玛·伯格曼影片中上帝对这些人的“眷顾”与“惩罚”是怎样的? 一、粗野的孤女——英格丽 影片在一开头就以一个特写镜头拉开序幕:农场主陶尔家的养女——英格丽披散着乱乱的长发,瞪着一双透出犀利目光的眼睛站在灶台前面吹火种。除了英格丽吹气的声音,周围没有一点声响,这样一种无声的独白,通过英格丽貌似面无表情的脸部特写来表现她内心极其微妙的变化——她嫌恶自己现在的生活:未婚先孕、性格粗野,不讨人喜欢;对陶尔的亲生女儿卡琳幸福明媚的生活心生嫉妒,竟祈祷恶魔将苦难降生在卡琳的身上。此处,伯格曼用一个仰拍的角度去拍摄英格丽的祈祷,暗示了英格丽残酷心念将会实现的可能性。对此,上帝在看着,并没有进行任何阻止,我们猜不透上帝的心。 二、野蛮凶暴的牧羊人 牧羊人在《圣经》中本是美好善良的形象,但在《处女泉》这部影片中,英格玛·伯格曼一反传统,对其传统的善良形象进行颠覆甚至挑战。三个牧羊人没有明媚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油腻腻的头发,黑黄污浊的牙齿和不怀好意的伪善的笑。卡琳与他们共进午餐分享食物,却被欲壑难填的牧羊人强暴杀戮。在这个场景中,伯格曼依旧用浓郁的笔调将树林的阴影抹在重要的位置借以平添一份罪恶感。当牧羊人的身体粗暴地压在卡琳身上,那油腻的头颅紧贴着卡琳的胸部,卡琳的绝望与泪水都被牧羊人头部的阴影一起压制住。所有的画面被一个固定的长镜头框住,画格的横框同时也压住了卡琳的绝望的表情,有力地象征着她内心紊乱的悲绝。此时,观众不能不逼出那个让人痛心又愤怒的问题:上帝,你到底在哪里? 三、虔诚的基督教徒——农场主夫妇 影片在陶尔为女儿卡琳复仇时达到了高潮,观众此时能够感受到陶尔的愤怒与悲伤快要决堤,一切紧张感都止于被陶尔甩插到桌上的那把匕首的特写上。正如巴拉兹所言:“优秀的特写都是富有抒情味的,它们作用于我们的心灵,而不是我们的眼睛。”[3](46)伯格曼在此处对这把插在桌上的匕首进行特写,无疑是为了表达陶尔的愤怒与复仇的决心。此时的陶尔早已不顾昔日心目中的上帝,早已不顾是否会犯下罪行,整个身心极深地嵌在了绝望的仇恨中,在上帝的注视下,他手刃了三个歹毒的牧羊人,也摔死了那个惊恐的牧童。熊熊的火焰在旁边燃烧着,一如陶尔心中的仇恨与怒火。 让观众记忆深刻的一幕是陶尔找到女儿的尸体后,跪在河边向上帝发问那一幕。他不明白上帝为什么目睹这么多的惨事发生,不管是女儿被害,抑或是自己为女儿报仇,尽管如此茫然快要崩溃,但依旧祈求上帝的原谅。影片在这个场景中用一个长镜头拍摄陶尔的背影,渐渐推进,定格在陶尔的背影上,用镜像的语言进入陶尔的内心世界,客观地展现了陶尔的真实精神状态。 四、纯洁的化身——卡琳 卡琳是整部电影的一个灵魂人物,所有的事件都围绕在她的身上展开:英格丽因嫉妒她祈求恶魔降罪在她身上;三个牧羊人因垂涎她的美貌而犯下残酷罪行;农场主夫妇也因她的惨死手刃了牧羊人。而上帝是怎样作出反应的?英格丽最终忏悔了自己的罪行,三个牧羊人最终死在陶尔的手上,为他们迫害卡琳所付出了代价。至于陶尔,虽然为卡琳报了仇,也向上帝提出质疑,但最终还是选择祈求救赎,并承诺为上帝修剪教堂。当陶尔与妻子将女儿卡琳的尸体抱起来的时候,上帝在这个时候对他们作出了反应:卡琳原来躺着的位置涌出了一股清泉。一直处于沉默的上帝突然以超自然的力量对陶尔作出了回应,以这汩汩而流的清泉证明自己的存在。至此,观众恍然大悟,上帝以牺牲卡琳的纯洁来拯救世人的罪行。这一笔点睛既是一种戏剧情绪的释放宣泄,同时又激起人们更多的思考,如果上帝真的存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