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件 2 谏太宗十思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课件 2 谏太宗十思疏

PAGE  PAGE 5 大 学 语 文 课 件 2 谏太宗十思疏 一、作家作品知识: 魏征,唐初著名政治家; 以敢于直谏著称于史,言论见于《贞观政要》; 著作有《隋书》绪论,《梁书》《陈书》《齐书》总论,主编《群书治要》。 二、文体知识: 议论文. 奏疏. 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 疏,奏章,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三、译文 我听说要想树木生长茂盛,就必须使它的根本稳固;要想河水流得长远,就必须疏通它的源泉;要想国家安定,就必须积聚君王的恩德和道义。源泉不深而期望水流长远,根本不固而期望树木茂盛,道义不深而想要国家安定,即使是象我这样的最愚笨的人,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对于贤明而有智慧的人呢!皇上执掌着帝王的重权,位居天地间至高无上的地位,不考虑怎样居安思危、戒除奢侈而崇尚节俭,这也就如同砍伐树根而想使枝叶繁茂、堵塞源泉而想使水流长远一样(是不可能的)。 历代所有帝王,都是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始时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而能够贯彻到底的却实在很少。难道是得天下容易而守天下难吗?恐怕是由于君王在忧虑深重的时候,一定诚心诚意地去对待下属,那么,即使是吴、越那样的敌对国家,也能结成一体,如果是傲气凌人,那么即使是至亲骨肉也会变得像素不相识的陌路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他们,用严厉的声威震慑他们,最终也不过是暂且使他们不敢犯罪而不会感念皇上的恩德,外表恭顺而心里不服。凡是能引起人们怨恨的事不在大小,值得畏惧的是民众。人民就像水,它能够托起船只,也能够倾覆船只,作为君王,对此应当特别审慎,(否则就会象)用腐朽的缰绳驾驭飞奔的马车(一样危险),这怎么能够忽视呢? 身为国君,真能在遇见自己所喜好的东西时,就想到应当知足而警戒自己;将要搞兴师动众的大工程,就想到应当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得到安宁;考虑到君王地位高、危险大,就想到应当谦和而修养自己的仁德;担心自己骄傲自满,就想到应当有江海容纳百川的度量;喜欢游乐,就想到应当以“三驱”为限度;担忧松懈怠惰,就想到无论做什么事自始至终都应当兢兢业业;忧虑自己的耳朵被堵塞、眼睛被蒙蔽,就想到应当端正自身而除去奸邪之徒;有所赏赐,就应该考虑不能凭一时欢喜而错误地奖赏;有所惩罚,就要想到不能因为自己一时的怒气而滥用刑罚。君王全面养成这“十思”,发扬光大一切美德,挑选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择取品德高尚的人而信任他们,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天下就能治理好。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的职责呢? 四、课文阅读分析要点: 写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在跟随父亲李渊创业初期,励精图治,严于律己;但在立国之后,便有些矜功自傲,逐渐改变原先的勤俭作风,大兴宫殿,聚集珍宝。魏征进呈的这本奏疏,是为了劝说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厉行“十思”,使天下长治久安。 中心论点: 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结构层次简析: 全文分三段: ①:以树木、河流为喻,先提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总论点,然后阐明要“积其聚义”就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检”的道理. ②:从总结历代君王善终者鲜见的历史教训入手,提醒李世民不能纵情傲物以结缘,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关键在于是否得民心. ③:先列举“十思”的具体内容,然后得出只有“总此十思”,方能“垂拱而治”的结论,从而与开头的结论的总论点相呼应. 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善于运用对举的方法来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如:在第一段中,“固本”与“伐根”,“浚源”与“塞源”,“积其德义”与“德不厚”,国家安定与不安定等,就是正反对举;又如第二段中,“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取之易”与“守之难”,“竭诚待下”与“纵情傲物”,“吴越为一体”与“骨肉为行路”,“载舟”与“覆舟”等,也是正反对举。这些正反对举,构成一系列对比关系,使是非、得失相得益彰,因而本文的说理显得非常透彻、鲜明. 比喻论证。如: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担揭示正意。 (2)修辞手法 A.比喻: 用树木繁茂须固其根本、水流远长须浚其泉源来比喻国君要想国家安定就必须积其德义; 用伐根以求树茂、塞源以求流长来比喻国君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而求国家长治久安之荒谬; 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喻民众能安国也能覆国; 用“江海下百川”比喻人君须谦和虚心。 这些比喻,都具有化抽象???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的作用,从而使文章的说理显得生动可感。 B.排比: 整个第三段,除了最后四句外,都由排比句组成。在第一、第二段中,也有不少排比句。大量采用排比句,使文章句式显得整齐而有气势。 C.对偶: “善始者实繁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