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动影响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汪理全煤矿开采的三性;例子1
徐州地方煤炭公司(天龙集团)沛城煤
徐州西北62km
1972年建矿,1981年投产;
1980年统计 可采储量1520万t
城下压煤700万t
影响地面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
198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沛城搬迁,
征地1500亩,预计搬迁时间20年,搬迁费用2亿元。;例子2
徐州矿业集团公司
1995年统计:
工业储量 13.37亿t;
三下压煤 5.11亿t;
储量的特点:两多、 两少、 一快。
薄煤层多, 三下压煤多
后备资源少 , 生产水平储量少,
2.48亿t(分布在深部),2.44亿t
动用储量快,每年动用储量2000万t以上;地下开采与地表塌陷;采动治理; “三带”包括顶三带、底三带及边三带。在采煤(矿)工作面上覆顶板岩层内产生的采动影响,谓之“顶三带”。即垮落带、断裂带及弯曲下沉带。在采面边界外侧的煤(矿)层内可形成松弛带、塑性变形带和弹性变形带。在采面边界内侧则可形成矸石堆积带、重新压缩带及矸石压实带。在煤层底板岩层内产生的采动影响称为“底三带”,即鼓胀带、微裂隙带及应力变化带。若根据承压含水层上采煤的技术要求,采场底板岩层自上而下分为破坏带、保护层带及承压水导升带。采动“三带”的影响范围及程度与采深、开采方法、煤(矿)层及岩层的力学性质等有关。 ; 采煤(矿)引起采场上覆岩层移动波及到地表,使地表产生移动,变形和破坏,并在采空区上方形成一个比采空区大的移动范围,称为地表移动盆地。其下沉与变形的规律可用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等指标描述。 ; 采动影响造成的独具矿业特色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1)破坏土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煤矿地下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陷累计已达40余万ha,平均每年沉陷2万ha,平均每采1万t煤炭沉陷农田0.2ha。矸石侵占土地。当前全国大中型煤矿有矸石山1500座(不包括乡填小煤矿),矸石堆放量达30亿t以上,侵占土地约65000ha。如平顶山矿区,矸石堆积达3900万t,31座矸石山,占土地98ha。露天开采对表土剥离和排土场破坏土地已达1.76万ha。预计到2010年,矸石排放量将每年增加2亿t,年新增占土地约667ha。这显然加剧了我国土地资源短缺的局面。 ; (2)破坏和污染水体。煤矿开采造成采场覆岩大面积沉陷的同时,也破坏了水体,矿井疏排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平均每采1t煤需排水2t。焦作矿区每采1t煤排水量高达49t华北地区开采每吨煤平均破坏水资源约10t。全国重点煤矿每年矿井排放废水2.2Gt,其中部分为酸性、高盐或高悬浮物矿井水;选煤废水28Mt,其他工业废水30Mt,生活污水4亿t。这些废水严重污染了环境。 ; (3)污染大气环境。矿井每年排放的瓦斯超过80亿m3。1999年我国SO2排放总量为1857万t,烟尘排放总量为1159万t,其中75%与燃煤有关。以SO2污染导致的酸雨覆盖面积已达国土总面积的30%以上。 ; 综上所述,矿区生态环境的污染已相当严重。这将影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人类生存环境。
就煤炭开采技术而言,必须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的煤炭产业,创新少污染的开采技术体系,《中国21世纪议程》中称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体系的基本要点是:综合防治煤矿开采过程中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破坏及污染;并将其技术持续地应用于煤炭开采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轻或消除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及其他资源造成的损害。目标是寻求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第一章
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第一节 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Ⅰ—充分采动区Ⅱ—最大弯曲区:岩层向下弯曲的程度最大Ⅲ?顶板压缩区支承压力引起沿垂直方向压缩工作面区域以外地层下沉;岩层移动和变形分区; 煤体下方 采空区下方
(高应力压缩) 低应力
?
?h—?侧向水平应力
;二、垮落带、断裂带和弯曲带;(1)垮落带;(2)断裂带;(3)弯曲带;不出现三带的可能性;2.三带的空间轮廓形状;(2)36?? ? ?54?;(3)?=55??90?;3、 垮落带与断裂带的高度;顶板岩性对两带的影响;煤层倾角对两带的影响;采高及厚煤层分层次数对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上海市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达标题).docx VIP
- 期中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含答案).pdf VIP
- 酒店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方法.pdf VIP
- 【演练脚本】触电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含脚本.docx
- 哈萨克斯坦东方之门经济特区简介.ppt VIP
- 新课标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docx VIP
- 2025年上海市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达标题】.docx VIP
- ANT2802产品手册_V13926596180两节锂电池高效充电管理芯片.pdf VIP
- 2025年上海市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及答案(有一套).docx VIP
- 灼热丝测试.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