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复习讲义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
PAGE \* MERGEFORMAT 10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
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凹透镜外形特征中间____、边缘_____中间_____、边缘_____对光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概念三条特
殊光线【提示】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
装置安装
细节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_,使像成在光屏的__________评估
交流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得不到像的原因:一是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不在____________;二是蜡烛在_____________或蜡烛在焦点上深入
拓展①遮住凸透镜一部分,成像性质不变,像变_______
②蜡烛与光屏对调后,物距变_____距,像距变物距,像的大小与对调前相______,这也说明了光路的可逆性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像的性质像到凸透[来源:Zxxk.Com]
镜的距离v[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应用[来源:学,科,网Z,X,X,K]正倒大小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2f>v>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v=2f间接测焦距2f>u>f倒立放大实像v>2f投影仪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虚像v>u放大镜巧记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提示】当没有给出凸透镜焦距时,可利用太阳光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眼睛和眼镜
1.眼睛与照相机
眼睛照相机成像元件_______、角膜凸透镜承像元件___________光屏看远近不同
物体的调节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调节________)调节像距2.近视眼和远视眼
近视眼远视眼视觉特征近处清晰,远处模糊远处清晰,近处模糊形成原因晶状体太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晶状体太____,折光能力太_____眼球前后方向太_____眼球前后方向太_____成像位置在视网膜____方在视网膜____方成像光路矫正镜片凹透镜凸透镜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对比
显微镜望远镜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2.视角
(1)定义: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成的角叫视角.
(2)影响因素:视角与物体本身的________及物体和人眼之间的________有关.
命题点1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015·南充)如图,有两束光线射向凸透镜,请完成光路(F为焦点,O为光心).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②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②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1.(2014·成都)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
A.平板玻璃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2.(2013·内江)如图所示,已给出了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请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3.(2015·广元)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光心O和焦点F,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命题点2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015·雅安)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
B.当u=12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熟记并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静态、动态变化规律)和其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关系,是解此类题的关键.本题的突破口是当物距u=2f时,像距v=2f,从而算出焦距f.
4.(2014·南充)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5 cm处得到一个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