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昆虫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昆虫学

1、试述昆虫与植物的关系的主要类型?并简单阐述。 1、昆虫在植物上寄生,植物成为昆虫的寄主 到达寄主的方式:昆虫自身运动到寄主植物上取食寄生;雌性成虫产卵于寄主植物上,幼虫孵化后在其上取食。 寄生的方式:寄生:终生生活在植物上。类寄生:在某世代或生活史的某阶段进行寄生 2、昆虫采食植物,植物成为它们的猎获物 采食着活动能力较强,采食整个植物,结果造成植物的死亡;采食植物的部分组织,并不会引起植物的死亡。如:地老虎, 收获蚁 3、昆虫为植物传授花粉,植物为昆虫提供食物 花粉和花蜜作为授粉昆虫的食物,对于昆虫的行为和生理有很大的影响;植物依赖昆虫传粉以进行异花交配,对植物保持较高的生活力和演化变异是不可缺少的;互惠关系,授粉效率决定于二者的构造,行为,及在物候上的配合度。 4、昆虫携带或搬运植物种子,帮助扩散,植物对昆虫提供食物 植物不能象昆虫那样运动,但在有性生殖和后代扩散时,需要花粉和种子在空间上作运动。 正象植物能利用昆虫进行传粉那样,植物进化了多种机制,利用昆虫作为携带者传播种子。昆虫则可将种子作为它的营养的来源。 5、昆虫帮助植物克服与其竞争的其它植物,或抵御植物的采食者或寄生者,植物为昆虫提供食物和居住场所 6、昆虫为植物收集营养成分 7、植物捕食小昆虫,昆虫成为植物的捕获物,如猪笼草等 8、植物对昆虫的天敌起招引或指示作用 2、植物对植食者昆虫的防御主要分为哪些类型?试阐述之。 一、按照防御物质的理化性质: 物理防御:天然植物的外层结构能赋予其防止腐败微生物侵染和破坏的物理屏障,这些结构包括种子,水果的外皮和坚硬的果壳等.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作用使其物理防御结构。1、植物的解剖学构造表皮层:保卫细胞,毛状体。周皮:木栓,木栓形成层,拴内层-----拴质化,石质化。薄壁组织:后含物---淀粉粒,单宁。厚角组织:细胞壁加厚。厚壁组织:机械组织细胞---石细胞和纤维。木质部:木质素,纤维素。韧皮部:加深,昆虫吸食不到。分泌构造:腺体和分泌细胞等 2、植物远距离的形态因素。形状:整体形状;叶子形状,叶柄和花的形状。颜色:植物体反射的光线;妊娠雌蝇探测到甘蓝叶片反射发出的特异光线,蚜虫 3、植物近距离通过接触对昆虫发生影响的物理因素。毛茸,腊质,硅质细胞 4、其他因素 二、化学防御:植物的化学性质在昆虫选择植物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化学物质包括两类:营养物质,植物次生代谢物质。而后者往往显得更为重要。 1、组成性防御:指植物中原本就存在的、阻碍昆虫取食的化学因子;物理障碍,如木质化和树脂沉积,或者是一些有毒化学物质,如取食抑制素、产卵抑制素和其他毒素 。如棉花中的棉酚和单宁。 2、诱导性防御 是由昆虫取食诱导产生的;(1)直接防御:是植物产生对昆虫有毒或抑制取食的次生代谢物质。a、 产生有毒的次生化合物(如烟碱、呋喃香豆素等)直接杀伤昆虫或病原菌; b、产生防御蛋白(如蛋白酶抑制剂、多酚氧化酶等)降低昆虫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c、改变自身的营状况使昆虫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典型的例子如番茄、马铃薯、大豆等植物受虫害诱导后,能够系统性累积蛋白酶抑制剂来抑制昆虫消化道中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从而减少昆虫的进一步取食,烟草等植物叶片受机械伤害或昆虫取食后诱导叶片和根部烟碱的合成。根部的烟碱运输到叶片和繁殖器官,可阻止昆虫的进一步取食。 (2)间接防御:植物受到害虫损伤后产生吸引寄生性或捕食性的天敌的挥发性的物质,这种防御叫间接防御。许多植物被昆虫取食后能释放挥发性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例如,利马豆Phaseolas lunatus 受螨类取食后释放出萜类和莽草酸途径产生的挥发性化合物,吸引二斑叶螨的捕食性螨 ;玉米受甜菜夜蛾幼虫危害后,释放出萜类、吲哚和脂氧合途径的产物,吸引小茧蜂Cotesia marginiventris在甜菜夜蛾幼虫体内产卵,导至被寄生的幼虫取食能力显著降低。植物中有13个科20 多种植物受虫害诱导可产生吸引天敌的挥发性物质,吸引多种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2.1 昆虫取食诱导的挥发性化合物(按合成途径分):A、绿叶挥发物主要为C6 的醇或醛,来源于脂氧合途径,由亚麻酸和亚油酸氧化生成。参与直接防御反应,如去除HPL (脂氧合途径中的过氧化物水解酶) 基因的马铃薯抗蚜性极低;作为利它素起作用,如顺式232己烯212醇是害虫取食后植物释放的一种常见物质,可以吸引捕食性天敌;生物杀伤性能:反式222己烯醛具有生物杀伤性能,在昆虫取食后由植物体释放,激发棉花和拟南芥积累倍半萜类植保素,还可能在植物体内或植物之间作为信号物质起作用 B、来源于甲羟戊酸途径和脱氧252磷酸木酮糖途径。单萜和倍半萜不仅作为植保素对昆虫取食起直接防御作用 ,还作为吸引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的利它素发挥重要作用。 C、莽草酸途径。利马豆和野生型烟草被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