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20141210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20141210资料

土壤生态学;内容提要;1 生态农业;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威廉姆.阿尔伯卫奇(W. Albreche)首先提出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词。1981年英国农业学家M.Worthington将生态农业名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 生态农业在不同的国家产生的时间不同,名称也多种多样。如肥力农业、腐殖质农业、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综合农业、持久农业、生物生态农业、科学生态农业,等等。; 1.1 农业的几个发展阶段;;2)传统农业实践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我国是一个以农桑为主的传统农业国,“靠天吃饭、靠地立身”的思想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如《荀子.富国》中写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齐民要术》认为善于耕作表现为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只有顺应天时,估量地力,才有可能“用力少而得谷多”,如果“任情返道”,则只会“劳而无获”。 南宋陈旉(fu)(公元1076一1156年)《农书》详细总结了我国南方农民种植水稻以及养蚕、栽桑、养牛等生产技术的丰富经验,并且指出通过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可使“地力常新壮”。用之得宜,地力常新壮。;从传统农业实践启示中获得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技术; 1.2 国际可持续农业运动发展趋势 及对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启示;同可持续农业关系密切的新型交叉科学,如环境经济学、 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已较为深入。如提出计量自然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方法论,农、林业对二氧化碳储积、减少温室气体的服务价值及交易,以及农业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概念。 一些欧盟国家,尤其荷兰、比利时等国家倡导用跨生态 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新方法论解决可持续的土地利用问题。“生态区域途径”方法综合考虑了多种需求及多项限制因子,试图解决发展中国家土地利用方面的重大问题。;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已经从初期的概念探索阶段进入到实质性推广阶段,其表现出的若干特点,对于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或者说正是中国生态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1.3中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及优先选择;1991年 ,中国农药年施用量达25万吨,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且高毒、高残留的种类仍占相当的比例,这些农药使农产品直接受到污染。 另外,一些农药种类因难于分解而易进入地下水体或 地下水,造成水体的污染。同时,盲目地大量施用农药,使得农作物病虫的抗药性大幅度上升,只得施用更多的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形成恶性循环。;2)农业灌溉用水的大幅度增加导致水资源过量开采 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出现许多漏斗区 断流 3)过度垦荒、乱砍滥伐及超载过牧等导致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重 20世纪年50代,我国共发生5次沙尘暴,60年代8次, 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发生的沙尘暴高23次。;2)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林、畜牧、生态、经济等领域的科学家,开始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理论上的探索。认为传统农业现代化并不是中国农业所应选择的道路,并为中国的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农业应该吸收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生态 农业之路。;1.4 生态农业的含义;狭义的生态农业是指依据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狭义的生态农业要求在系统内必须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符合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必须实现3个效益的全面提高。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生态农业就是狭义生态农业。;中国现代生态农业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并融入现代科学技术,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核心,而循环经济的思想更是贯穿于其中。;1.5 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3)物质的循环利用原理 根据物质在生物圈中具有沿着特定途径,从周围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回到周围环境的物质循环规律,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使不易循环的物质进入循环,并尽可能增加循环利用的中间环节。 4)物种相互作用原理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如下表所示),生态农业经营追求的目标就是控制、协调和利用好这些关系,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互作 用类型; 正相互作用;负相互作用;负相互作用; 化感作用;5)生态位原理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都具有明显的变化梯度,这种变化梯度 ,有时也中能被某种生物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之为生态位(niche)。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