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的形成与培养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资料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一) ;一、德育心理研究的对象 研究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一)品德与道德 1.品德 品德亦称道德品质,它是指个人按照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心理倾向,是一个人个性心理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是评定一个人的人品价值的尺度。 2.道德 是指一定的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1. 品德发展 品德发展是指一个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式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2. 道德教育 经过精心安排教育措施,将社会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并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是非能力、认识能力以及道德行为的控制能力。 ;1)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 ;花季少年蜕变令人深思;家庭教育的缺陷 ;启示一:;学校教育的误区 ; 纷繁复杂的社会接纳了这些辍学生。畸形的人生观,或者说是不良欲望在他们心中迅速膨胀。为满足自身享乐的欲望,精神空虚的他们自以为是地寻求一条赚钱的“有效捷径”。   听听王天的述说:“我发现与他们一起偷东西,钱来得那么容易,我花得那么开心。所以一有‘赚钱’行动,我都积极参与……”   这种“赚钱”行动就像吃鸦片一样,罪恶的欲望愈加强烈,他们的行为愈加嚣张,有一个月内竟连续作案11起。 ;启示二;社区环境影响不容忽视 ;启示三;由此可见;2)学校对道德教育的作用何在? ;传统学校德育的弊端;值得反思的一例;教学方式1:让学生在教室里听老师要尊重、帮助残疾人。 教学方式2:让学生坐在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 哪种效果好?为什么?;德育方法;一则消息引发的思考:教育要以德服人,还是以智取胜?;事件背景;马蕾蕾何许人也?;你想到了什么?;消息2“刘翔进教材”Vs“狼牙山五壮士”撤出教材;你想到了什么?;你能说出理由吗?;原来如此:;外国诚信教育一瞥 ;美国诚信教育点滴;美国学校的老师,对学生作业中的抄袭现象要求十分严格,老师一旦发现有抄袭现象,会毫不客气地判这些学生的成绩为零分。一些老师还和家长签下协议,请家长帮助学校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他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比教他们学会一门功课也许更重要。 ;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对孩子们的诚信也都十分重视,可以说是贯穿了学生的一生。这些国家的家庭和老师,在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时,并不看重学生作业的对错,而是更重视检查作业是否由自己独立完成。很多家长和老师认为,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就等于掌握了知识的一半。他们认为诚实是学生最重要的品质,只有诚实的孩子才有可能成为最有出息的孩子。 ;家庭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德育心理研究的任务: ;1.?揭示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发生、发展及其规律 2.?探索影响青少年和品德发展的各种因素,揭示品德发展的内部机制 3.??评定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发展的水平 4.为有效进行道德教育提供科学的、策略性指导和建议 ;4德育与心育的区分点;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二) ;一、儿童青少年道德判断与道德推理的发展 从研究内容上看,道德认知是社会认知的一个方面 心理学家对社会认知的研究早期主要集中在道德判断方面 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里程碑 柯尔伯格的研究掀起了儿童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研究的热潮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判断理论 吉利根的关怀道德理论 亨利道德观念影响源理论 ;以皮亚杰和柯尔伯格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者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认知发展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体的道德发展是随着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并有一定的发展顺序。 ;皮亚杰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说 ; 采用对偶故事法,考察儿童对过失与说谎的道德判断以及儿童的公正观念等方面的问题。 例:故事A:有个名叫朱利安的男孩。有一天父亲出门,朱利安偷偷到父亲的书桌上打开墨水瓶用笔绘画。一不小心墨水滴在桌布上,弄脏了一小块。故事B:有一个名叫奥古斯丁的男孩,发现父亲桌上的墨水瓶已经空了,于是决定帮父亲做一件事,就趁父亲不在家时,偷偷将大墨水瓶的墨水倒进父亲书桌上的小瓶里,没想到不小心将墨水溢出,结果弄脏了一大块桌布。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两个问题:1.这两个儿童犯了同样的错吗?2.你认为哪个儿童的过失较大? ;1.自我中心阶段(4、5岁以前);2、权威阶段(6~8、9岁) ;3.可逆性阶段(10岁以后) ;4.公正阶段(12岁以后) ;;简单评价:;柯尔伯格理论胜出的原因有二;柯尔伯??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研究方法:道德两难(这种方法是虚构一些故事,用问答的方式讨论故事中人物行为的道德性质。 );值得注意的一点;;柯尔伯格眼中的道德教育的任务;道德教育模式;艾森伯格(Eisen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