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男女差异心理学课件ppt.Convertor
第一章 绪论
男女两性是人类繁衍生殖的生物实体,也是
精神、人格、心理活动的社会实体。
男女两性互为基础,互为前提
第一节 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一)性别差异客观的存在
(二)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性别差异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
男女心理方面的异同
二、课程的意义
1、理论意义—促进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为正确认识自身提供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
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增进异性间的了解,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共处
因性施教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现实中男女性别差异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2、了解相关的心理学理论
3、运用相关知识优化自身角色,做到两性间和谐相处
4、尊重 理解 宽容
自学参考书: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约翰.格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男女差异心理学》刘翔平、葛鲁嘉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7
《男女差异心理学》 袁振国等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男女心理差异与教育》 傅安球著 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
《两性差异心理学》朱敬先(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5年
《两性世界-男女性别差异的心理剖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评说两性-谈两性性别差异心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男人为什么恨女人》中央编译出版社等。
第二节 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
注意:
性别差异的确定:
统计意义上的差异 总体比较的结果
男女两总体中各取样本 算出总体平均数
结果的可靠性:
结论不一 证据各异 司空见惯
个体差异远大于性别差异
第三节 性别差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性别差异心理学诞生的条件
1、 从思想发展史的线索看,须形成男女平等的观念,相互尊重,彼此信赖。把相互的差异理解为一个合理的历史过程,而非孰优孰劣。2、从方法论的线索看,要确定人在心理上存在差异的科学依据,以及验证这些证据的科学方法。
二、性别差异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高尔顿 开创了个体差异的研究
施太伦 创立“差异心理学”
麦考比和杰克林《性别差异心理学》里程碑
高尔顿(F.Galton 1822-1911)
达尔文 “进化论” 心理与有机体和环境的联系
19世纪后半期 高尔顿开创了个体差异的研究
1882创建“人类学测量实验室”
得出错误的结论:
“女子在各种才能上都不如男子”
差异心理学的先驱
施太伦
施太伦 创立“差异心理学”
(个别差异、文化差异、性别差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为独立分支
70年代后长足发展。但两性差异心理研究较为复杂,研究结果相互矛盾,各种解释杂乱无章,迫切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和概括。
麦考比(Maccoby,E.E)和杰克林(Jacklin,C.N)
1966麦考比《性别差异的发展》
1974麦考比和杰克林合作出版了
《性别差异心理学》—被公认为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经典之作,是性别差异心理学发展的里程碑。
(期望、声望、详尽的考察)
批评:
最严厉的批评来自布洛克(Block,J.H)
“尽管《性别差异心理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然而他对这个领域的描述却是有争议的。”
她认为有三个弱点:
1.资料根据的弱点
2.已有研究进行考察的框架具有的弱点
3.收集资料、计算结果和进行推论方面的误差导致的弱点。
尽管有批评,但人们还是公认:
麦考比和杰克林的《性别差异心理学》是对男女差异心理研究的最为杰出的贡献,是这一领域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是一座里程碑。
直到今天,与其他主要的心理学分支相比,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但在西方心理学界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性别心理学》Vicki s.Helgeson
《性别:心理学视角》
我国起步晚,零星、缺少系统状态
三、确证的和有待确证的结论
麦考比和杰克林的研究
(一)确证的结论:
(1)女孩比男孩有较强的语言能力
(2)男子有较强的视觉-空间能力
(3)男子数学能力稍优
(4)男子更有攻击性
(二)有待进一步确证的结论:
(1)女孩不比男孩更有“社会性”
(2)女孩不比男孩更易受暗示
(3)两性有同样的自我尊重要求
(4)女孩的机械学习和简单重复学习并不更好,男孩在抽象的学习和新内容的学习中也不更强
(5)男孩并非更擅长于分析
(6)男女在受遗传和环境影响上是一样的
(7)女孩并不缺少成就动机
(8)说女孩靠听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子科大实验中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doc
- 电子科技大学全日制通本科招生章程.doc
- 电子科技大学外国留研究生招生简章.doc
- 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硕研究生招生简章.doc
-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生招生参考书目.doc
- 电子科技大学自学考目前开考的应用型专业一览表.doc
- 电子系毕业设计(论)封面及格式模版.doc
-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人资源部工作总结.doc
- 电子线路综合设计任书(电气.9.9订).doc
- 电子绩效评估论文-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研究.doc
-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方案.doc
- 车规级芯片项目初步设计(范文参考).docx
- 商业及公共机构用机洗餐具催干剂评价规范及编制说明.pdf
- 2025-2030定制家居市场销售渠道及投资规划建议分析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0定速蠕动泵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零基础学Python教案】第3章 流程控制语句 PPT课件.pptx
- 二零二五年科技公司年度庆典邀请函PPT中国风祥云纹样模板.pptx
- 语文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及答案.pdf
- TTMAC-电动垂直起降(eVTOL)无人机用氢燃料电池技术要求及编制说明.pdf
- 2025-2030定量包装机市场发展分析及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