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植物营养浅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有益元素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可分为两种类型: 1、为某些植物类群中的特定生物反应所必需。如钴是豆科作物根瘤固氮所必需; 2、某些植物生长在该元素过剩的环境中,经长期进化逐渐变成需要该元素。如水稻对硅,甜菜对钠; 植物对有益元素的需求量要求十分严格,缺少时影响生长,过多则有毒害作用。;第一节;一般栽培植物可按SiO2含量分为三类: 1、含硅量很高的植物,如水稻为5%~20%。 2、含硅量中等的旱地禾本科植物,如燕麦、大麦等为2~4%。 3、含硅量很低的豆科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含量在1%以下。;根据硅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特点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总含量高,主要分布于地上部,根中累积少。如燕麦和水稻。 第二类、植株各部分的含硅量都低,根中和地上部的分布大致相等。如番茄、大葱、萝卜和白菜等。 第三类、根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地上部。如绛???轴草。 在组织水平,硅多累积于木栓细胞外的表皮细胞壁中,它不仅进入细胞壁,也进入中胶层。;植物体内硅的主要形态是硅胶和多聚硅酸,其次是胶状硅酸和游离单硅酸[Si(OH)4]。 木质部汁液中的硅主要是单硅酸。;植物种类;二、植物对硅的吸收和运输;(一)参与细胞壁的组成 硅与果胶酸、多糖醛酸、糖脂等有较高的亲合力,形成稳定性强、溶解度低的单、双、多硅酸复合物沉积在木质化细胞壁中。 硅能增强组织的机械强度和稳固性,可抵抗病虫的入侵。例如:水稻稻瘟病、褐斑病随着体内含硅量的增加而减轻。;(二)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 叶片的硅化细胞对于散射光的透过量为绿色细胞的10倍,能增加阳光的吸收,促进光合作用。 田间条件下,施硅改变植物的受光形态,抑制蒸腾,增加群体光合作用。;水稻叶片的含硅量及其对稻瘟病感染性的影响;不同硅、氮肥的用量对水稻花期叶片展开度*的影响;1、Si-N作用 高氮时,植株的机械支撑减弱,组织柔软,易倒伏和遭病虫害等。施硅肥可增强植株的刚性,减少倒伏。 Si/N与作物的抗病性有关,随硅含量增加,植物抗病和抗虫性增强。;2、Si-P作用 植物对硅与磷的吸收表现出一定的竞争效应。 缺硅时吸磷增加,增加硅减少磷的吸收。 在长距离运输中,硅与磷之间又有一定的相助作用。;3、Si-Fe,Mn作用 硅能缓解铁、锰离子过多引起的毒害作用。 供硅充足时,叶片中锰分布均匀,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硅能增强水稻茎、根通气组织的钢性与体积,有利于氧的输入,从而增加水稻对过量铁、锰的忍耐性。;施氮条件下供锰对大豆干重的影响;水稻是典型的积硅植物。缺硅营养生长与籽粒产量都明显下降。生殖阶段供硅可以增加籽粒产量。 甘蔗缺硅表现出叶雀斑病(Leaf frechling)典型症状。;不同生育阶段供硅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第二节;植物体内钠平均含量大约是干物重的0.1%左右。 根据植物对钠的反应将植物分为:喜钠植物和厌钠植物。 典型的喜钠植物:甜菜、盐蓬/三色苋、滨藜和蓝藻等。 生长在滨海沙土上的海蓬子氯化钠的含量可达30%。 然而,许多栽培作物在钠多时会出现毒害现象。;二、钠的营养功能;二、钠的营养功能;二、钠的营养功能;Na+、K+对甜菜叶片性状的影响;根据植物对钠的反应不同以及钠、钾之间的互换关系,可将植物分为四类: 1、钠可替代体内大部分钾 ,钠对其生长有明显刺激作用的植物。 如糖用甜菜、食用甜菜等。 2、钠可替代体内小部分钾 ,钠对其生长有一定刺激作用。 如甘蓝、四季萝卜、棉花、豌豆等。 3、钠可替代体内少量钾,钠对其生长无刺激作用。如水稻、大麦、燕麦、番茄、黑麦草等 4、钠完全不能替代体内钾。如玉米、黑麦、大豆、菜豆等。;由Na+ 的 刺激作用 增加的生 长量;三、植物对钠的适应机理;钴; 植物体含钴量的范围为0.02-5mg/kg。 植物含钴量因土壤类型、环境条件和植物种类与品系不同而有变化。 豆科植物需要并积累较多的钴。 为了防止反刍动物缺钴症,反刍动物长期食用的饲料植物的含钴量不得低于0.08-0.1mg/kg 。;(一)参与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 钴是钴胺素辅酶的金属组分。在根瘤菌中有三种专性的酶依赖于钴胺素,它们是甲硫氨酸合成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和甲基丙二酰辅酶变位酶。 (二)刺激生长 钴具有促进茎、芽和胚芽鞘伸长的作用,因为低浓度的钴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 (三)稳定叶绿素 钴具有稳定叶绿体膜上脂蛋白复合体的功能。;在田间条件下钴能增加豆科植物的生长量与含氮量。 豆科植物缺钴后,根瘤菌的侵染率很低,固氮作用缓慢。 豆科植物不同种类间对缺钴的敏感性差异颇大,羽扇豆比三叶草敏感的多。 过量钴对植物也会产生毒害作用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