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成像技术-第1节
什么是核医学?
核枝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研究是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它是随着核科学技术和医学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新兴学科。这一学科发展迅速、充满活力与生机,现代医学发展的许多方面均与其密切相关,核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反映了核医学是医学科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 由于核医学与一些基础学科如物理学、电子工程学、化学、 药物学关系密切,加以计算机技术、细胞杂交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向医学的渗透,从而更加促进了核医学的发展。
核医学的内容主要分为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两部分。
核医学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核医学发展历史
ECT的一般检查步骤
;实验核医学
主要以实验核技术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物质代谢的变化,并侧重实验核技术的方法学探讨和在基础医学、生物医学一些学科中的应用研究。
实验核技术主要包括核测量技术、标记技术、示踪技 术、体外放射分析技术、活化分析技术和放射自显影技术等。其特点是应用面广、灵敏度 高、特异性强,用实验核技术探讨生命现象和疾病的过程可获得准确而客观的数据,有助 于做综合分析和判断,例如核素示踪技术的突出优点是可在生理条件下从分子水平动态 地研究体内的物质代谢,细致地显示细胞内代谢的过程,与过去采用的一些非生理情况下从细胞水平静态的传统方法相比所得数据无疑更有价值。 ;临床核医学
是研究核素及核射线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技术及其理论,具有安全可靠、结构与功能结合以及可进行动态分析等特点,例如在核医学诊断中通过发射型计算机断层(ECT)不仅可对脏器做断层显像,还可分析组织的生理、代谢变化,对脏器功能做出判断,概括地说,核医学技术可反映:①脏器功能和结构的变化;②机体物质代谢的变化;③体液容量的变化;④机体活性 物质的数量变化;⑤介质传递功能变化等。又如核医学做为一门临床学科在核素治疗方面,不论是核素细胞选择性吸收,还是核素介入治疗以及导向治疗,近年来都有飞速的发展,为解除患者的病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核医学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的发生可追朔到1896年 居里夫妇成功地提取放射性镭。
20世纪40年代核反应堆的建成、人工放射性核素的生产和核医学仪器的研制成功均为核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基础。
随着核医学仪器的不断改进和放射性药物的研制.50年代核医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闪烁扫描机的研制成功和应用,促进了临床核医学脏器显像的推广;
至60年代伽玛照相机、99m锝短半衰期核素的推广应用直接提高了核医学技术的诊断水平;同期由于体外放射分析等实验核医学技术也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促进了核医学的普及和提高。; 70年代电子计算机在核医学中的应用,使核医学仪器的性能进一步完善,从而提高了核技术诊断的水平;
80年代以来在一些核医学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及单位中,除单光子发射 型电子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核医学外,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 断层(PET)显像也已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疾病和一些肿瘤的诊断中得到了应用,如通过 用18F-2-氟-2-去氧-D-葡萄糖做脑代谢显像测量脑局部葡萄糖代谢率(LCMR glu),结果证明大脑的葡萄糖利用改变与年龄无关,并发现感觉、运动、视觉及听觉试验对LCMR glu有明显的改变。又如用13NH3做心肌灌注显像13NH3在心肌的浓聚程度直接反映心肌的血流量,有助于了解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受体显像不仅可用于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还可用于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以及其他系统一些疾病的诊断。; 总之由于PET用的显像剂是机体组织的基本元素,或是生理性物质,可以追踪这些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转移或代谢,从而可直接地反映人体内病变部位异常的生化变化, PET的应用显示了核医学的重要进展和广阔的前景
; 我国的核医学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建,60年代普及推广,70年代缓步提高,80年代以来加速发展的。
它的整个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①初创阶段:随着我国核科学校术的 发展,自1956年开始培训专业师资和人员,在高等医学院校和省级以上医院以及一些医 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教研室和专业科室,先后开展了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治工作,为核医学 专业的发展莫定了基础。
②普及推广阶段:通过初创阶段井随着我国国产核医学仪器的研制生产和放射性药物的试制、供应,核医学进入了普及推广阶段。通过普及推广除个别省市,全国一些省市级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均建立了核 医学的专业科室,1977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售后服务体系、流程及售后保障措施.docx VIP
- 北师版初中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一课翻开新的一页开启新学期课.pptx VIP
- 注塑生产排程月计划(ASDJS)自动排程.xls VIP
- QCT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pdf VIP
- 《影视后期合成》教案全套项目1--11 初识After Effects--渲染输出.docx VIP
- SAP物料分类账操作详解(S4系统).doc VIP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用五入法试商的除法》PPT课件.pptx VIP
- 云南硅pu篮球场施工方案.docx VIP
- 学生牛奶糕点配送项目供货保障措施方案.docx VIP
- 课件中国现代文学史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