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计算机图形系统概述;本章主要内容;本章重点掌握;图形系统基本功能和组成;视频显示设备;视频显示设备;工作原理: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经过聚焦系统和偏转系统的作用,打在荧光屏上,激活荧光物质发荧光(荧光物质发光很快会衰减)。;电子枪:由受热激发的金属阴极和控制栅极构成。控制栅极控制电子束的强度(控制CRT的亮度)
聚焦系统:控制电子束轰击荧光层时汇聚到一个小点(否则出现“散焦”,图像模糊)
偏转系统:控制电子束轰击位置(定位)
荧光屏;荧光质特性:颜色、余辉时间
荧光质两种状态:受激态(高能态)、基本态
余辉时间:定义为荧光质从发光开始到亮度衰减到最大亮度的10%的时间(10us-60us)
短余辉荧光层用于动画
长余辉荧光层用于显示高复杂度的静态图形;显示器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指标;显示器的基本概念及技术指标;光点直径;屏幕分辨率(Resolution);已知屏幕分辨率为1024x768,光点物理尺寸(直径)0.28mm,需要购买多大的显示器?;光栅扫描显示器;;;光栅扫描显示器;光栅扫描显示器; ; ;刷新频率(扫描频率);行频(水平扫描频率)
电子枪每秒在屏幕上扫描过的水平线数
单位: KHz 表示:h
场频(重绘率/垂直扫描频率/帧频)
每秒钟重复绘制显示画面的次数,其中一个周期对应于一帧。
单位: Hz 表示:v ;r(x)
水平扫描的点数
r(y)
每帧扫描线数(垂直分辨率)
相互关系:
理论行频 h=r(y) ×v
;视频带宽(点频);帧缓冲区(frame buffer)
图形定义保存在帧缓冲区中,荧光屏上所有点的亮度值存储在其中,一一对应
像素点Pixel :每个屏幕点;显示处理器
将应用程序给出的图形定义数字化为一组像素强度值,并存放在帧缓冲器中
扫描变换(光栅化):将给定直线和其他几何对像的图形命令转换为一组离散的强度值(其实质是用相关像素的强度值近似表现几何描述);视频控制器(显示控制器)P41
基本刷新操作
有两个寄存器用来存放屏幕像素的坐标
存储在帧缓冲器中该像素对应位置的值被取出,并用来设置CRT电子束的强度值;像素与显示分辨率;光栅扫描显示器;随堂练习;随堂练习答案;随??扫描显示器;光栅扫描 vs 随机扫描;彩色CRT显示器;电子穿透法;电子穿透法;荫罩法 ;人类视觉系统;荫罩法;效果图;平板显示器;平板显示器--发射显示器;平板显示器___非发射显示器;立体显示;立体显示;立体显示;微机
工作站
中小型机
大型机
计算机网络;图形输入输出设备;2.光栅扫描型图形输入设备
采取逐行扫描,按一定密度采样的方式输入图形。主要的输入数据形式为一幅由亮度值构成的像素矩阵――图像。
扫描仪
摄像机 ;二、常用的图形输出设备
向量型:作画机构随着图形输出形状而移动并成像
绘图机
光栅扫描型:作画机构按光栅矩阵扫描整张图面,并按输出内容对图面成像。
点阵式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
热敏印刷机
静电印刷机
喷墨印刷机;三、其他输入输出设备
跟踪球和空间球
操纵杆
数据手套
立体打印机;图形软件;坐标表示
笛卡尔坐标
建模坐标
世界坐标
规范化设备坐标
设备坐标或屏幕坐标;坐标表示 ;设备坐标系(DC)或屏幕坐标系:该场景的世界坐标系描述转换为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参照系来显示。该坐标系依赖于具体的显示输出设备
规范化坐标系(NC):指独立于具体物理设备的一种坐标系,它具有显示空间在x和y上都是0到1,主要用于在计算机内部处理图形,对一个具体物理设备,NC与DC仅仅是相差一个比例因子,NC可被看成是一个抽象的图形设备 ;从建模坐标到设备坐标的变换序列为:
(xmc,ymc)-(xwc,ywc)-(xnc,ync)-(xdc,ydc)
为适应比例和纵横比的差别,NC变换到输出设备(DC)的正方形区域,以保持适当的比例;坐标表示 ;图形绘制流水线 ;(一)应用程序阶段;(二)几何阶段;(1)模型变换;(2)观察变换;(3)投影变换;(4)裁剪;(5)视口变换;(三)光栅化阶段;图形功能 ;软件标准 ;软件标准 ;OpenGL图形开发包;OpenGL规范;编程环境;OpenGL命令语法;表面模型;10种基本图元类型;基本绘制单元;OpenGL状态;OpenGL状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