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梨树病害

PAGE 1 PAGE 12 梨树病害 梨树病害是影响梨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障碍,目前我国梨树病害约有近90种。其中对梨树生产危害较大,发生较普遍的病害有梨黑星病、梨轮纹病、梨锈病、梨黑斑病及梨树腐烂病等。此外梨根部病害、梨黑斑病、梨褐腐病、梨树疫腐病、梨白粉病和贮藏期的鸭梨黑心病和黑皮病在局部地区和某些品种上也有较大危害,针对当地的发病情况应注意防治。 梨黑星病(Pear Scab) 梨黑星病又叫疮痂病,俗称黑霉病、雾病、乌码、荞麦皮,是我国梨树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 症状 梨黑星病能够侵染梨树所有的绿色幼嫩组织,如叶片及叶柄、芽、花序、新梢及一年生枝条等部位,其中以叶片和果实受害最为常见。该病症状的主要特点是:受害部位产生墨绿色至黑色,有时呈银灰色的霉状物;病部初期变黄,后期枯死,病部组织不腐烂。 叶片:沿叶脉长出星状放射的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与背面黑霉对应的叶片正面开始出现不规则形黄斑;最后,病斑逐渐变褐枯死。叶柄和叶脉也可受害,叶柄受害常造成早期落叶。 果实:幼果受害后在果柄或果面形成黑色或墨绿色的近圆形霉斑,往往造成果实早落。成果期受害形成圆形凹陷斑,病斑表面木栓化、开裂,呈“荞麦皮”状,这类病果不畸形。近成熟期果实受害形成淡黄绿色病斑,稍凹陷,有时病斑上产生稀疏的霉层。病果或带菌果实冷藏后,在病斑上产生浓密的银灰色霉层。 芽部:芽部发病极难辨认。病芽的主要特征是鳞片变黑并产生黑霉。在一个枝条上,顶芽基本不受害,亚顶芽最易受害,亚顶芽往下3~4个芽也较易受害。病芽绝大部分是叶芽,花芽发病极为少见。 病梢:病芽萌发形成病梢,俗称“乌码”,又称“病芽梢”。一般年份从4月下旬开始出现,几乎全为病芽萌发而成。 病梢的主要特点是从新梢基部开始,逐渐向上产生一层浓密的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一直向上可扩展到叶柄甚至叶片基部。病梢叶片初变红,再变黄,最后干枯脱落,只留下一个“黑橛”。 病原 学名:有性态为梨黑星菌Venturia pirina Aderh.,属子囊菌亚门黑星菌属;在自然界常见其无性态,为梨黑星孢Fusicladium virescens Bon.。 病原形态:在病斑上长出的黑色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丛生,暗褐色,粗而短,无分枝。分生孢子着生于孢子梗的顶端或中部,脱落后孢子梗上留有瘤状的痕迹,分生孢子淡褐色或橄榄色,葵花籽形、纺锤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单胞,但少数在萌发时可产生一个隔膜。有性态一般在过冬后的落叶上产生假囊壳,以在叶背面聚生居多。假囊壳圆球形或扁圆形,黑褐色,喙部突出。子囊棍棒状,聚生于假囊壳底部,无色透明,每个子囊内含有8个鞋底状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淡黄绿色或淡黄褐色,双胞。 病原生物学:分生孢子形成的适温为20℃。分生孢子萌发的速度与温湿度关系密切,一般萌发适温21~23℃,新鲜的分生孢子在25℃下经24h后萌发率可达95%以上;分生孢子萌发所需湿度为70%以上,低于50%不萌发。落叶上的分生孢子能存活4~7个月。在潮湿条件下分生孢子容易死亡,但有利于病菌形成假囊壳。 病害循环 越冬: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芽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第二年病芽萌发长出病梢(乌码、病芽梢),病梢上产生分生孢子,成为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病菌的分生孢子及未成熟的假囊壳也可在带病落叶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来源。河北省中南部,一般年份病梢最早出现在4月23日前后,个别年份可提前到4月18日;5月5~15日是病梢的集中出现期,此期出现的病梢可占当年病梢总量的90%左右;5月25日前后是病梢出现的最后时期,进入6月田间极少出现新病梢。在一个一年生枝上,顶芽萌发不会形成病梢;亚顶芽萌发长出的病梢最多,约占病梢总量的85%左右;再往下三个芽萌发的病梢可占10%左右;再往下也有长出病梢的可能,但为数极少。 传播:病菌主要依靠风雨传播,传播距离一般为10~30m。然而,据作者实地调查表明,病菌也有可能通过气流传播,传播距离超过100m。 侵入与发病:病菌直接侵入,潜育期一般为10~20d。黑星病的潜育期长短与环境温度有关。初侵染期气温较低,潜育期大约为20~35d;夏秋季节一般为7~15d。多年调查证明,在河北省中南部,幼叶幼果发病最早为5月中旬,5月下旬~6月上旬普遍发病。环境条件合适,该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发病条件 品种抗病性:目前主要的栽培品种大都是感病品种。鸭梨、京白梨最感病;雪花梨、酥梨较抗病;蜜梨抗病性最强,其中的一些品系几乎近于免疫。 阶段抗病性:叶片的阶段抗病性表现最为明显。幼叶高度感病,展叶一个月以上的叶片极难受病菌侵染。对果实来说,阶段抗病性不甚明显。幼果及成果均感病,但果实越近成熟,抗病性越差。 气候条件:在各种气候因素中,降雨对该病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多雨年份病重,干旱年份病轻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