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仁寿县文宫学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VIP

四川省仁寿县文宫学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仁寿县文宫学区2013-201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PAGE  PAGE 3 文宫学区八年级2013年下学期半期检测 历史试题 (总分60分,50分钟完卷)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14个小题共28分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上表)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其中有两处在同一省份,这个省是: A、广东 B福建 C 浙江 D 江苏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到:“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社会 D开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文中的“大将”是 A林则徐 B 李鸿章 C左宗棠 D曾国藩 若建立邓世昌纪念馆而收集文物,准备打捞“致远舰”,你认为应该到哪里打捞? A丰岛海域 B大东沟海域 C威海卫海域 D日本海域 5 、右图是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副著名浮雕,它表现了中国近代那一次重大事件? A、1919年五四运动 B、1911年武昌起义 C、1949年渡江战役 D、1839年虎门销烟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湖北织布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7、2013年是辛亥革命102周年,有关部门将举行纪念活动, 考虑到这里首先发动了起义,所以活动的主会场定在 A、南昌 B、南京 C武昌 D、上海 8、 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9、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的“政治上的大解放”是 A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的事件是: A、强学会的成立 B、创办《万国公报》 C、公车上书 D颁布《定国是诏》 “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这是哪一位爱国将领临终高呼的口号? A左宗堂 B邓世昌 C徐骧 D关天培 在中山装每边的衣袖上都有三颗扣子,有人说这代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权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族主义 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道:“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A1915 B1916 C1917 D1918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此文选自李大钊的 A、《狂人日记》 B《庶民的胜利》 C文学改良刍议》D《万国公报》 材料分析题 (32分) 15、(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英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劫掠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 材料二 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 ⑴ 材料一中,遭到劫掠的是中国的哪个地方?劫掠者是谁?(2分) ⑵ 材料二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什么?(2分) ⑶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