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二单元历年高考题汇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高考题荟萃和四年联考题汇编---------唯物论部分 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2010高考·福建卷35)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体验成功。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渐找回了自信。这告诉我们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首要条件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解析】C 本题旨在通过学生们在社会转型下,思想、心理态势的变化,如何提升其适应社会能力这一教育热点话题。矛题干说明的是某同学因为存在矛盾,在老师的开导下,挖掘自身潜力,体验成功,由自卑转化为自信。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反相成,矛盾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条件。故C为最佳选项,A说法绝对,B项应改成主观世界的调整,D项与题意无关。 2、(2010高考·广东卷33)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总结出高举旗帜,爱党爱国,昂扬向上,开放自信,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财富精神,它将成为鼓舞全国人民奋斗的精神动力。其中体现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不受社会存在的影响 B.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C.认识具有反复性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解析:D 本题以建国60周年为背景,考查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知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A 错;B、C正确,但材料中没有涉及,排异。精神是属于意识范畴,D正确且符合题意。 3、(2010高考·浙江卷28)世博会是战士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的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各国对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的关切,引领人们更多的去思考什么是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性 ③ 社会意识总是与时俱进的 ④社会意识变化推动社会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A 本题以世博会为背景,考查社会意识的知识。从题干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对当今面临问题的反映,且引领人们更多的去思考,故① ②符合题意要求。③说法错误,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说法不准确,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4.(2009·上海,1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答案 A 5(2009·重庆,31)人们曾用求神膜拜自然、用思维证明自然。后来用观察、想象和检验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但景象不断变幻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 --摘编自{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科学的思维能证实大自然内心的秘密  B.摸清大自然的脾气,就是对不断变幻的景象的感知  C.只有不断摸清大自然的脾气,才能接近内心的秘密  D.人们能认识不断变幻的景象,也能彻底把握内心的秘密  答案 C 6.(2009·江苏,2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我思故我在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B项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ACD三项均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B项。 7(2009·江苏,28)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