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点:依法治理网络 遏制网络谣言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热点:依法治理网络 遏制网络谣言
中公教育上海分校(HYPERLINK //)制作
微信:shoffcn
【背景链接】
近年来,我国网络谣言不时出现,有些谣言侵犯他人权益,严重影响他人声誉;有些谣言扰乱社会生活,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有些谣言性质更恶劣,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谣言随着网络的普及找到了最佳的孵化器和生存地。一项“网络10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网络谣言已成为互联网世界里最大的“毒瘤”。
近年来,网上一些雷人的“爆料”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比如“四川省卫生厅干部在灾区殴打志愿者”、“国税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税问题规定的47号公告”、“泰顺警民在政府门前发生严重冲突”、“中国刑警学院95届缉毒班毕业生已全部牺牲”、还有“女干部携巨款潜逃加拿大”、“艾滋病患者滴血传播艾滋病”、“女大学生求职被割肾”、“福建某大学发生爆炸”、 “红河州委某领导妙评高尔夫”……等等,但经有关部门查明均属编造。
2011年日本大地震时,某些网民在网上散布谣言称日本核电站爆炸对我国海域造成污染,呼吁周边的家人朋友赶紧储备食盐、干海带等,并要大家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信息经大量转发后形成马太效应,越来越多人相信谣言、传播谣言,人们开始疯狂抢购食盐。事后虽经大范围辟谣,抢盐行为渐渐退潮,但“谣盐”之害仍让人心有余悸。
【标准表述】
[原因分析]
网络谣言是散布于网络,流传于社会的对事实歪曲的网络言论。网络谣言的成因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信息在自然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异,导致信息失真,成为谣言。
二是由于某些人基于社会性或经济性目的对信息进行篡改,主观恶意目的明显,形成谣言。
[特点]
网络谣言一般具有四个特点:
一是切中时弊的迎合网民心态。
二是貌似合理的逻辑推理过程。
三是存在着层次提升的V信任链条。
四是获取眼球吸纳粉丝的恶意造谣更加普遍。
[措施]
造谣和传谣是社会秩序的破坏性力量,任何一个生活在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的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驱逐造谣、传谣者。遏制网络谣言应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要建立信息公开机制。信息不透明、不公开、不及时,在受众心目中就极易被认为“有猫腻”。实践证明,信息公开透明是对付网络谣言病毒式传播的最好杀毒剂。因此,政府要建立信息发布公开机制,增强信息透明度,利用主要媒体及时客观公正地发布权威信息、公布真相、引导舆论;建立各类常态的舆情信息收集、预警、分析工作机制;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及时监管网络谣言传播渠道。这样可以有效压缩网络谣言的生存空间,将有可能酿成的网络谣言化解在萌芽状态,彻底铲除网络谣言产生的土壤。
其次,要增强技术管理能力。只有对网络谣言运用技术措施进行监控和跟踪,及时查找出造谣源头,才能给予造谣者强大的威慑力。一是通过技术手段对内容进行筛选、过滤和防堵,控制网络谣言等负面信息的扩散传播;二是设立网络把关人,培养防止谣言肆意传播的意见领袖,发现有害的网络信息及时报告,立即删除;三是实行网络实名制,网络的匿名性必然成为虚假消息的摇篮。应考虑推行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网络、微博实名认证制。
第三,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惩戒机制。网络谣言容易扰乱破坏经济和???会秩序,甚至引起政治动荡。一些网民将网络社会当成信息垃圾场,恣意妄为地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进行网络煽动;一些网站,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网络谣言视而不见,甚至随意转发。因此,应加强网络立法,加强对网络谣言的监控和追踪,对网络谣言制造者和不法网站进行依法惩处。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打破“沉默的螺旋”而声张社会正义。
此外,还应该努力提升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包括对媒介信息的获取、甄别、管理、使用、制作、发布的能力,以及对媒体的了解程度,对信息传播特点的认识水平和传媒环境的评价能力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所有网民的媒介素养,是净化网络环境、遏制网络谣言的有效手段。一方面要提升网民的社会责任感和辨别谣言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加强自律行为,共同营造理性、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中公版权
更多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HYPERLINK /上海中公教育?
电 话:021 微博账号是“上海中公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时代职业英语》教学资源_传媒英语_Unit_6_.pptx VIP
- 中医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题及答案2025版.docx VIP
- 超声中信号处理.ppt VIP
- 《新时代职业英语》教学资源_传媒英语_Unit_7_.pptx VIP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新时代职业英语》教学资源_传媒英语_Unit_9.pptx VIP
- 宝钢质量管理经验.doc VIP
-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2025-2026学年初中主题班会优质课件.pptx VIP
- Kuka控制系统 KR C5安装指南.pdf VIP
- 学习2025年《初中初三开学第一课》.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