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体 质 [目的要求] 1.了解体质概念与分类。2.了解影响体质形成的因素。 ;概 述; 体质的表现形式体现在二方面:
1.生理状态下---生理反应性
2.病理状态下---发病倾向性;第一节 体质的形成;第二节 体质的分类;第三节 体质的演化;第三篇 病因病机;一、概念;(三)中医病因学的沿革;二、病因学说的特点;三、病因分类;第一节 外感病因 ;一、六淫;一、六淫; 1、风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故风邪引起的疾病以春季为多,其它季节亦可发生。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性质: (浮越)
阳邪——风性轻扬、向上、向外。
开泄——风性散发。
致病特点:
易袭阳位—— 头面、阳经、肌表。
皮毛腠理开泄—— 汗出、恶风。
《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1、风 ;1、风;1、风;2、寒;2、寒;2、寒;3、暑;3、暑;3、暑;4、湿;4、湿;4、湿;4、湿;4、湿;5、燥;5、燥; 6、火
火、热、温同性,均表示气的阳热特性。
区别:程度差异,温为热之渐,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
差异:温热——多表示邪气
火——可为邪气,亦可为正气
“少火”--为生理之火,指藏于脏腑之内,具有温煦、推动、生化作用的阳气 。“少火生气”
“壮火”--为病理之火,指阳盛太过,耗伤人体正气的亢奋之火。“壮火食气”;6、火;6、火;6、火;6、火;6.火;二、疫疠(疠气) ;二、疠气(疫疠);(四)影响发病与流行的因素;一、七情内伤;(二)七情致病的特点 ; 七情对气的影响: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忧则气郁
七情对脏腑的影响:怒伤肝、惊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1)怒则气上;(2)喜则气缓;(3)悲则气消;(4)恐则气下;(6)思则气结;(7)忧则气郁;二、饮食失宜;二、饮食失宜;二、饮食失宜;三、劳逸失当 ;第三节 病理性病因 ;一、痰饮 ;水谷;痰的病证特点P135;饮的病证特点;一、痰饮 ;第三节 病理性病因 ;二、瘀血 ;二、瘀血 ;第三节 病理性病因 ;(二)结石的形成
1.饮食不节:偏嗜肥甘厚味,内生湿热,蕴结成石。
2.情志内伤: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胆汁郁结
3.服药不当:长期过服药物、脏腑失于通降
(三)结石的致病特点
1、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
2、阻滞气机。
3、病程较长,病势轻重不一。
4、发作时疼痛剧烈如刀绞。 ;第四节 其他病因 ;第十二章 病 机;第一节 发病机理; (一)邪正交争的疾病观;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3.正邪斗争关系到疾病的发生、变化、转归及病证的虚实变化 ?;3.正邪斗争的关系到疾病的发生、变化、转归及病证的虚实变化;(3)邪正斗争关系到病证虚实变化;二、中医传统的疾病观;三 病变机理;1、人体内环境的变化——“内生五变”;㈠风;(1)肝阳化风 ;(2)热极生风 ;(4)血虚生风; ㈡寒 ; ㈢ 湿; ㈣ 燥; ㈤ 热(火);三 病变机理;第二节 病变机理;脏腑与生理物质变化的关系;三 病变机制;第三节 病程演变机理;一、病位传变;二、病性转化;(二)寒热转化一般规律
1、体质因素:
阳盛阴虚体质,易热化、燥化;
阴盛阳虚体质,易寒化、湿化。
2、病位因素
受邪脏腑经络属阳者多从阳而化热、化燥;
受邪脏腑经络属阴者多从阴而化寒、化湿。
3、治疗因素
误治伤阳则从寒化;
误治伤阴则从热化。
失治,则病邪羁留,蕴郁裹结,而为热、为湿等。;三、疾病转归;第三节 疾病的传变;第四篇 诊法辨证;[目的要求];3、问诊
(1)熟悉问诊的内容。
(2)掌握一般问诊要点。
4、切诊
(1)熟悉诊脉的方法。
(2)掌握正常脉象特征。
(3)熟悉常见病脉(浮、紧、迟、数、细、弦、滑)的特征及意义。
;第十三章 诊 法;一、望 神;2、望神的原理;(二)望神的主要内容;(三)神态的分类与判断 ;1、得 神;2、少 神;3、失 神;4、假 神;5、神 乱;二、望 面 色;(二)色诊的原理;(三)常色与病色;主色:是人生来就有的基本的面色,属个体体质,一生基本不变,故称为主色。
“五脏之色,随五行之人而见,百岁不变,故为主色也。”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客色:因季节、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