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垃圾困局.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建筑垃圾困局

[标签:标题] 2016 PAGE9 / NUMPAGES9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北京建筑垃圾困局 掐指一算,张明东十年来只睡过三十个安稳觉,那就是每年大年初一到初三。在这三十天里,他不用拉渣土,也不会在晚上接到催命般的罚款电话。   此外的每一个夜晚,张明东和他的渣土车队都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从晚上九点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六点。“晚上九点,我的渣土车能开到四环;十点敢开进三环;天安门附近查得严,十二点后才敢开过去。”他说。   作为北京市美好家园清洁公司的总经理,张明东对北京的环卫建设贡献巨大,但行业本身却并不光鲜,甚至“不合法”。十年来,他们只能在灰色地带偷偷摸摸地运营。   NGO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长期关注北京垃圾处理问题。他们的调查显示,北京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超过4000万吨,回收利用率不到四成,而且没有一个建筑垃圾处理场,致使北京市99%的建筑垃圾,均被张明东这些私营业者不规范地运输、倾倒、售卖,“没人管,也没法管”。   垃圾收费:每车三百元   7月18日晚9点,张明东开着一辆载重五吨的翻斗货车,准点到达北京东三环一座豪华写字楼的地下车库,车刚停稳,随来的两名工人即开始将堆在垃圾房里的建筑垃圾装车。这是他们当晚的第一车货,从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晨6点,这辆垃圾车将从北京三环到六环外往返三趟。   建筑垃圾并不仅仅产生于拆迁工地,北京一座写字楼装修,每天产生的折旧设备、装修废料等建筑垃圾,总重都在数吨左右0张明亮每拉一车垃圾,便向物业收费三百元左右,很少讨价还价。“从三环拉到六环外,都知道这个价格刚够油钱。”他说。   北京市关于建筑垃圾运输处理费用的规定是:运输费每吨16元,处置费每吨1.5元。这对张明东来说形同虚设,“这个规定只适用于北京环卫集团和市政部门,按现在的油价,绝对不可能有任何一家民营公司会接受这个价格。”   记者在现场看到,物业对于建筑垃圾的分类并不到位,不少废油漆桶和荧光灯管等危险废物,也与废旧写字桌等建筑垃圾混在一处。张明东并不清楚什么是“危险废物”,他坦言,建筑垃圾从来没有分类概念,“最后的分类工序,是由垃圾坑中的拾荒人完成的。”   两小时后,垃圾装车完毕,张明东开着垃圾车从地下车库中缓缓驶出。他在路边停下来,用苫布将满车垃圾覆盖好,然后向北京东北方向加速行驶。车载音响里开始播放汪峰唱的《春天里》,他觉得这首歌唱的是自己”放工和流浪时候的心声”。每过一环,张都将音量调大一格。   过五环后,车速越来越快,马路上运载建筑垃圾的车辆也越来越多。一辆没盖苫布的货车从他旁边呼啸而过,一些碎土块散落在地。张明亮依经验判断这车肯定是私人作业,“公司对盖苫布一般都有严格规定。垃圾掉下来万一砸在小轿车上,太危险。”他说。   将近12点,垃圾车驶抵六环外楼梓庄附近的一个垃圾坑。楼梓庄附近的柏油路旁,四处可见被非法倾倒的建筑垃圾,“为了省几十块钱,也为省几公里路的油钱,有些司机就把垃圾随便倒在路边。”张明东说。进垃圾坑前,张先在门房处领了垃圾票,并递上一支烟。垃圾坑的坑主并不在场,守门人直接决定收多少“垃圾处理费”。   这个一万多平米的垃圾坑现在已名不符实,改称“垃圾山”或许更合适。张明东这车垃圾刚刚倒在“山脚”下,一片黢黑的夜色里便鬼魅般冒出四五个人,他们头顶矿灯快速围向垃圾堆,开始翻捡任何有回收价值的废品。   这里距离首都国际机场不到二十公里,不时有夜航班机在数百米高空轰鸣着掠过头顶。张明东点燃一支烟,看着这些拾荒人在垃圾堆里忙碌,面无表情地说:“如果能够再选择,我绝不做这一行。”   经过拾荒人二十多分钟的快速翻捡分类,张明东这车垃圾并无太多可回收物品。车出垃圾场时,张交给守门人五十块钱垃圾处理费,又附送两根中南海香烟。   猫鼠游戏   张明东向记者透露,坑主收费并无定数――如果垃圾里有不少废钢铁,甚至可以不必掏这笔“垃圾填埋费”;但若强行不交钱,坑主打个电话,回程路上肯定会有城管看准牌照拦车罚款。   他曾嫌一个坑主要价太高,执意换到别的垃圾坑倾倒,但很快就有城管过来罚款,“城管与不少坑主其实是一条线上的。没有城管的关系,根本开不了坑。”如果经常往某个坑倒垃圾,跟附近的城管熟悉后,有时候甚至能少罚款。这对于常年拉建筑垃圾的张明东来说,已算福气。   垃圾坑被填满后,管辖这一片区的城管会站出来张贴标语,称“此处禁止倒垃圾”,署名为某某城管队。事实上,封坑之前,城管已从建筑垃圾的流通填埋中捞足了油水。   张明东深知坑主生意的油水大,而且一般人做不了坑主,因为这涉及到土地的使用权。   “别小看渣土,这里面水深着呢。”河南人杨玉军与爱人在北京顺义区一座垃圾坑里每日拾荒,所得的一半收入需上交坑主。他们所在的垃圾坑,面积达数万平米,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