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与南昌起义.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叶剑英与南昌起义

[标签:标题] 2016 PAGE19 / NUMPAGES19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叶剑英与南昌起义 叶剑英是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入党后,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积极促成八一南昌起义。   吉安枪声震四方:为南昌起义做预演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江西是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当时被控制在军阀孙传芳手中。1926年9月10日,国民革命军进攻南昌。叶剑英以总预备队指挥部参谋长的身份,随北伐军北上,来到江西。北伐军官兵奋勇作战,一举攻克南昌,很快又被孙传芳组织兵力夺回。此时,蒋介石严令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王柏龄收复。王柏龄为了在蒋介石面前邀功请赏,组织力量准备再度发起南昌战役。而叶剑英则提出,孙传芳的精锐部队集中在南昌,士气正旺,同时南昌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再者北伐军刚刚打了败仗,士气低沉,不宜立即进攻。王柏龄刚愎自用,没有采纳叶剑英的意见,武断下令进攻南昌,遭到惨痛失败。10月,第一师代师长王俊再次发动南昌战役,叶剑英协助指挥。王俊也不接受叶剑英的正确意见,又打了一个败仗。   蒋介石由此对二王十分不满,严加痛斥,有意让叶剑英接替“二王”。蒋介石特意召见叶剑英,并给予最高嘉奖――可以佩剑晋见蒋介石。在当时众多的将领中,只有叶剑英享受了这一殊荣。蒋介石先是夸奖了叶剑英,然后让叶剑英去第一师当师长。蒋介石拉拢叶剑英,不仅仅因为叶剑英年轻有为、才华出众,更重要的是叶剑英在广东地区和粤军中很有影响。他想把叶剑英拉过来,利用其威望和才干,笼络人心,控制南粤。叶剑英看不上第一师,委婉拒绝说:“谢谢校长好意,只是我身体不大好,待打完仗再说吧,我还愿意继续当参谋长。”   1926年11月,北伐军在付出重大牺牲后,终于再度攻占南昌,俘虏敌军数万人。蒋介石把这些俘虏编为第二师,任命叶剑英为新编第二师代师长。叶剑英通过选调一部分云南陆军讲武堂和黄埔军校的老同学、老同事,招收一些有志革命的青年学生充实到机关和部队,改造组建了这支部队,全师共6000多人。叶剑英将这支部队从南昌带到吉安,进行严格的训练。   首先,叶剑英从组织制度上入手,仿效苏联红军的建制,设立党代表,多由左派国民党党员和中共地下党员充任,把各级领导权掌握在进步军官手中。   其次,严明纪律,提出“不要钱、爱百姓、不怕死”的口号,规定军官不准打骂士兵等。   再次,加强思想教育,每周都向军官们至少作一次政治演讲,讲时局,摆敌情,号召大家北伐到底,统一中华。   同时,还注重开展文化活动,活跃官兵生活。叶剑英提倡部队教唱革命歌曲,开展各种革命活动,支持男女青年军人演活报剧,进行街头演讲。通过努力,新编二师的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有了明显提升。   就在这时,风云突变,形势急转直下。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无数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倒在血泊之中。随后,江西的反动势力追随其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江西也笼罩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中。吉安的各种反动势力甚嚣尘上,在全城进行戒严,查封工会、农会、学生会等革命机构,迫害进步人士。   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让叶剑英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还要不要继续跟蒋介石走?他关起门来,痛苦地思考着。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后决定,与蒋介石分道扬镳,继续革命。   第一,叶剑英追求进步,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崇高理想。叶剑英原名叶宣伟,出生于广东梅州的一户穷困人家,从小就憎恶旧社会,立志为穷人打天下。上中学时,叶剑英曾赋诗说:放眼高歌气吐虹,也曾拔剑角群雄。我来无限兴亡感。慰祝苍生乐大同。   1917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军事,叶宜伟改名“叶剑英”,意思就是立志革命,为劳苦大众翻身解放而奔驰战场。他怎么能用自己这把“剑”去屠杀人民呢?   第二,叶剑英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不愿意背叛自己的信仰。叶剑英早年信仰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24年,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他在校担任教官,其间也有大量的共产党员在黄埔军校工作和学习。共产党的组织和党员在学校是合法存在的,并能够公开开展各种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在黄埔军校,建有中共黄埔特别支部,师生既可以阅读三民主义书籍,也可以阅读共产主义书籍。叶剑英经常参加军校共产党人举行的一些活动,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他还经常听苏联顾问和共产党人的讲课。通过学习,他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初步的认识,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共产党人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战斗中,都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给叶剑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经过一段思考,决定参加共产党。1924年,叶剑英在黄埔军校执教时,第一次向军校的一位党员同乡韩摩柯提出加入共产党的要求。党组织派熊锐同他谈了一次话,希望他接受组织的考验。1924年10月,他参加了镇压广州商

文档评论(0)

cmccpppo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