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
[标签:标题]
2016
PAGE13 / NUMPAGES13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浅析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
摘 要:本文从现代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的角度出发,以深圳市保障性居住小区梅山苑为案例,通过对现状问题的梳理与分析,借鉴国外的相关建设经验,针对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进行研究,并提出若干改善意见。
关键词: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
20世纪后半期是全球有史以来城市化最集中的时期,住房问题一直是很多国家共同面临的话题。其中,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更是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近几年,保障性住房是我国住房建设的热点,政府不断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进程,加大投资力度,住房建设逐渐开始规范化、标准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审美情趣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眼光也越来越挑剔,对居住小区户外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了。保障性住房的对象多为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受经济条件限制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此类人群活动范围较小,多以在居住的小区内活动为主,使得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尤为重要。另一个方面,由于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尽量降低成本,重量轻质的现象时有发生,小区的户外环境设计手法简单粗糙,造成小区的使用人群对小区不能产生归属感,大片的所谓的公共空间被遗弃,小区失去了活力。
为此,本文展开对深圳市保障性居住小区典型案例梅山苑的户外环境调查研究,借鉴国外成熟经验,针对环境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希望对我国保障性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深圳市梅山苑小区项目调研
深圳市梅山苑小区项目是深圳市1997年所建的安置性保障住房,位于福田区下梅林梅山路,占地12万?O,主要居住人群为深圳本地户籍的低收入居民。小区内建有30多栋多层建筑,周边配套完善,交通便利。2005年,梅山苑在住宅产业化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融入了节能、节水、节材、绿色环保的“四节一环保”的绿色节能理念。
1.1 道路及停车
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疏导居住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是居住小区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调研发现,梅山苑小区内道路组织不顺畅,经常堵塞,主要原因是小区的停车位数量不能满足小区内部停车的需求量。作为建成时间较长的保障性住房社区,最初在进行园内道路规划时,并未充分考虑到停车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普遍提高,大多住户目前已拥有私家车,而且车辆的保有数量还会持续上升。小区内建筑多为多层,没有配套设置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位难以满足小区的停车需求,许多车辆只能占用小区的主要道路两侧、消防车道、篮球场和绿地,虽然梅山苑社区旁边的综合服务楼配有多层停车库可供住户停车,但由于其收费要比地面停车位贵很多,加之交通不便利,许多住户都不愿意停在那里,宁可占用小区内的公共道路空间。
1.2 公共空间及环境设计
公共空间应该以整体的环境意识进行设计创造,保证住户与其所处的空间环境配合默契。公共空间为居民的户外生活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自发性、必要性、社会性的活动就可能在那里自然而然地发生。
由于梅山苑居住小区当时的规划建设受土地、资金等条件限制,为追求较大的建筑面积,户外用于公共活动的环境空间设计很少。在小区园内中心位置有一个由几栋多层住宅楼围合而成的活动场地,这也是小区内唯一可供居民集中游玩、休憩的场所。调研期间发现确有不少居民在此活动,但场地上缺少休息的椅子,只有大片空旷的活动场地,功能分区不明确。想晒太阳的老人或者带孩子游玩的居民只能倚靠在大树下的石制花坛边。另外,居民也反映,傍晚广场音乐活动时段,活动中心周围的住宅居民常因噪音扰民而与活动人员多次发生纠纷。调研还发现,小区内还缺乏公共厕所、晾晒衣物空间、非机动车辆摆放设置等便民服务设施,小区内的垃圾桶设置无固定位置,卫生环境差,休闲娱乐配套设施也不能够满足居民需求等。
1.3 绿化景观
住宅小区的绿化是为居民创造安静、卫生、安全、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要充分考虑绿化景观的使用、景观、经济功能。
梅山苑保障性居住小区的绿化,一方面由于低成本的开发思路,设计品质水平较低,绿地率低,种植植物种类单一;另外,因为规划时缺乏对居民行为活动规律和心理需求方面的了解,景观设计只停留在“环境即绿化,绿化即景观”的认识层面上,细部设计不够深入,只重视空间形式、规模及视觉感受等,往往采取集中绿地。小区绿化景观内的铺地也是根据几何形式与想象的方式进行铺设,没有考虑到人们行走路径易于通达的交通便利因素,形成一种设计浪费,影响小区的环境品质。
1.4 缺少无障碍设计
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典型的年龄分层明显,很多在深圳居住的老人都是来帮子女照看孩子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