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概述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门基础性分支学科。除心理学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乃至哲学等都与社会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1908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一般认为,这两本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此内容不作为重点考察)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社会行为公式:B=f(P,E)
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行为是个体与情景的函数
(二)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此内容不作为重点考察)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根据美国学者霍兰德(E.P.Hollander,1976)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经验描述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实证分析阶段: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
孟子的“性善说” 荀子的“性恶说”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主要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
系统性原则
伦理原则
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观察法:1.自然观察 2.参与观察
(二)调查法:1.访谈法 2.问卷法
(三)档案法
三、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此内容不作为重点考察)
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四个影响比较广泛而长久的理论流派,即社会学习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和精神分析论。
精神分析理论:荣格——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帮助他们树立一种面对苦难、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 社会化
一、概述
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时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比如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教导社会成员明确生活目标,树立人生理想
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家庭
学校
大众传播媒介
参照群体。
几种重要的社会化类型
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往往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性别社会化:①性;②性别;③性别角色。
家庭对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等机制实现的。
道德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是指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级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过程。(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接受和采用现实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能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一、什么是社会角色 (此内容不作为重点考察)
二、社会角色分类
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二) 规定型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三) 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四) 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三、角色扮演
角色期待
角色领悟
角色实践
角色失调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最严重的角色失调)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
一、自我
(一)自我的定义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1、主我:是认识的主体。
2、客我:是认识的对象。
3、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罗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六十种花的图片.ppt
- 六下一课一帖.docx
- 龙湖景观模块化.ppt
- 龙湖乔木分级案例.ppt
- 聋校人教版荷花课件.ppt
- 芦笋市场需求预测.doc
- 泸州医学院法医学期末考试重点.doc
- 颅底外伤所致视神经损伤.ppt
- 颅脑的应用解剖学.ppt
- 颅脑损伤-七年制.ppt
- 甲状腺功能异常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联及机制探究.docx
- 筑路通衢:平谷区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多维赋能与驱动效应研究.docx
- 解码成瘾记忆:伏隔核GABA能神经元对可卡因环境相关记忆的调控及神经环路解析.docx
- 论CEPA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docx
- 论中国公益基金会治理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docx
- 高能反应中多夸克态产生的机制、影响因素与实验研究.docx
- 我国医疗损害赔偿立法的完善:现状、问题与路径探索.docx
-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义乌市区域经济集聚的深度剖析与启示.docx
- 虚拟空间中的行为规训与秩序重构:以人肉搜索现象为视角.docx
- 论个人投资者基金投资权益保障的法律困境与突破路径.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