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体格生长浅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及 增长规律和测量方法(p145);(一)体重: 是身体各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及体液重量的总和。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骨骼、肌肉、 体脂肪和内脏重量的综合情况,是 最易变化和最活跃的指标,它和身 高的比例还可以辅助说明儿童的营 养状况。 ;初生平均3.2kg, 公式一: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 0.7 (kg) 7~12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6× 0.7 (kg)+(月龄-6)×0.3 (kg) 2~12周岁(青春前期):体重(kg) =年龄(岁) ×2 (kg) +8 (kg) 公式二: 3~12个月:体重(kg)=[年龄(月)+9] ÷2 1~6岁:体重(kg)=年龄(岁) ×2 (kg) +8 (kg) 7~12周岁(青春前期):体重(kg) =[年龄(岁) ×7 -5] ÷2;体重的测量 新生儿期称体重可用婴儿磅秤或特制的杠杆秤,最大载重为6~10kg。1个月至7岁称重应用杠杆式磅秤或木杆式钩秤,最大载重为30~35kg,误差不超过25g或50g。 7岁以上用磅秤,最大载重为100kg,误差不超过100g。; 每次测量体重前需校正磅秤零点。 被测者脱去外衣、鞋、帽,尽量排空大小便。 冬季注意调节室温,最好让儿童脱成单衣裤,否则要扣去衣服重量。 称重时,婴儿取卧位,1~3岁幼儿可坐位,3岁以上站立,两手自然下垂,家长不可 扶着小孩,小孩也不能接触其 他物体,以免影响准确性。使 用杆秤时注意不要离床或地面 过高,秤砣不要砸伤儿童。; 称重量时,放置砝码的数量使之接近小儿年龄相当的体重,并迅速调整游锤至杠杆正中水平,将砝码所示读数相加,以千克为单位,记录至小数点后两位。如果有以往记录,要注意比较,发现可疑时,应重新测量。;(二)身高(身长): 是从头顶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表示立位时头、脊柱和下肢长度总和,是准确评价生长发育水平、发育特征和生长速度不可缺少的指标;未满3周岁卧位测量,为“身长”。 意义:身高是反映长期营养状况 和骨骼发育最合适的指标,不 易受暂时营养失调影响。身高 的增长规律和体重相似,婴儿 期和青春期出现2个生长高峰。;足月新生儿身长平均为50cm(46~53cm); 生后第???年内增长最快,约增加25cm,前3个月增长11~12cm,大约等于后9个月的总增长值;以后逐渐减慢, 第二年约增长10cm,2岁末身长约85cm; 2岁后身长(高) 增长较稳定,每年平均增长5~7cm。;2~10岁儿童的身高可按公式推算: 身高(cm)=年龄(岁)×7(cm)+70(cm)。 儿童达到成人时最后的高度,与遗传、性别以及营养等环境因素有关。 不同的年龄阶段,头、脊柱和下肢的增长速度及所占身高的比例也不同。婴儿期头部生长最快,脊柱次之;到青春期时,下肢生长最快。;身高的测量;身高的测量;(三)坐高(顶臀长); ;坐高、顶臀长的测量;坐高、顶臀长的测量;(四)头围;(四)头围;头围的测量;(五)胸围;胸围的测量;头围和胸围   胸围是胸廓及胸肌发育程度的指标。出生时比头围小,但增长速度快,至6个月至1岁时,胸围和头围基本相等,称之为胸围交叉。胸围交叉的时间愈早,反映婴儿的身体愈健康。;(六)上臂围(自学);上臂围的测量;(七)指距(自学);指距的测量;(八)皮下脂肪的测量;VPJ-3型游标皮褶厚度计 1.加压把 2.尺柄 3.弹簧 4.压力簧 5.标尺 6.游标 7.测量头 ;a.右手持皮褶厚度计,将游标移至标尺左端的极限位置。 b.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测试部皮肤、皮下组织捏住提起。注意使肌肉分离开。 c.将皮褶厚度计测量头钳在手指捏起的部位旁,加压至加压把的刻线与尺柄的刻线刚好对正为止。 d.松开把柄,取下皮褶计,读数 每个部位应测2~3次,取平均值。测试误差不得超过±5%。 ;测试部位常用的有: a.上臂部 有两个检测点。 肱三头肌肌腹部(肩峰点与挠骨点连线的中点);肱二头肌肌腹部(肱骨头至肘横纹连线的中点)。 b.背部 右肩胛下角之下1cm处。 c.腹部 右腹部脐旁1cm处。 ;五、与体格发育有关系统 的生长发育;一、骨骼系统;前囟为额骨和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对边的中点连线大约为1.5~2.0cm,随着颅骨的发育前囟稍为增大,6个月后逐渐骨化变小,多在2岁前闭合。 前囟大小、闭合时间有很大个体差异,判断异常与否应结合临床: 如小头畸形前囟小、闭合为较早; 严重活动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脑积水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前囟大、闭合常常延迟; 颅内压升高时前囟饱满; 脱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