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连作棉田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
[标签:标题]
2016
PAGE11 / NUMPAGES11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连作棉田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该文综述了连作棉田引起土壤生态系统的改变,包括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生物酶活、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变化等,探究了改善土壤质量以及缓解棉花连作障碍采取的对策措施,为棉花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棉花;连作;土壤;生态系统;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01-26-03
Effects of Continuous Cropping Cotton Field on Soil Ecosystem
Chen Lan1 et al.
Abstract:The change of continuous cropping cotton field leading to the soil ecosystem were summarized,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soil enzyme activity,quantity of soil microorganism and the changes of physiological groups of soil microbial and so on were included.The improvement of soil quality,the strategy to alleviate cotton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were discussed to technical references for cotton cultivation.
Key words:Cotton;Continuous cropping;Soil;Ecosystem ;Effect;Countermeasure
作物连作可导致土壤微生物生态失衡、病原微生物富集、理化性状变差、病原菌数量增大、有益微生物减少、土壤酶活降低、土壤微生物特性下降,引发植物的各种土传病害。连作使土壤中单一元素的损耗加剧,使土壤次生盐渍化、营养元素失衡,以及分泌自毒物质[1-3]。土壤是重要的环境因素,在作物生长繁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土壤功能的多样性受到土壤微生物类型多样性的制约,土壤的质量和健康的变化也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土壤微生物量即微生物生物物质,即是土壤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的动力,又是能量循环的关键[4-9]。因此,要想维持和提高农田地力,必须要有合理的轮作制度和间作作物,合适的生态平衡施肥体系,以及相宜的土壤微生物物质和构造[10-11]。土壤理化性状、作物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的维持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土壤微生物量,并且与土壤有机碳密切相关,土壤养分缺乏是造成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本文就连作对土壤特性、土壤生物酶活、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理类群的影响研究综述如下,并且探究了缓解连作障碍需采取的对策措施。
1 连作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作物长期连作后,由于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的片面吸收和施肥不当,会导致土壤养分不均衡,特别是微量元素的缺乏常常会引起作物的生长不良。土壤中某些元素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并且土壤中钙、锌、硼等元素的有效利用和施用氮磷肥的多少密切相关。徐文修等[12]分析了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中元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棉田土壤全氮、全钾、速效磷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土壤容重变化不明显,棉田土壤微生物总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真菌数量增多,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从而导致微生物菌落的改变。韩春丽等[13]研究了新疆绿洲区不同连作棉田土壤中9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土壤养分进出量和生物循环特性,结果表明,棉田土壤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相应的减少,因此提出长期单一种植棉田,施肥应重点补充的微量元素有铜、锌和锰,并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情况来补充钾和镁等大量元素。连作土壤植物根系营养吸收不均衡影响酸碱度,应注意防止耕作层土壤向次生盐碱化方向转变。要综合各种影响因素深入研究其变化规律,从而减轻土壤养分不均衡、土壤通透性变差、有机质降低和耕层变浅酸化。
2 连作对土壤生物酶活的影响
自然界中物质循环与土壤微生物分布及酶活密切相关,土壤中有益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对有害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土壤酶活提高如脲酶和磷酸酶等有利于有机质的分解,土壤微环境最强的生理活性包含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分布和酶活性,是反映土壤微环境质量和土地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14-15]。土壤酶活性是土壤中生物学活性的总体表现,可以反映土壤生物化学过程,也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决定因素[16]。土壤中所有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生安全教育课件预防性侵害.pptx VIP
- 1.1 描述位置(教学课件)科学冀人版二年级上册.ppt
- 小学科学 科学开学第一课 .pptx VIP
- 基坑监测方案.pdf VIP
-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套教案(最全).doc
- 2025-2026学年湘鲁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2024年秋季新版教材).pptx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培训.ppt VIP
- 2.1 乘法的意义(课件)2025-2026学年度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5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