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少年法治意识之守法意识实证研究
[标签:标题]
2016
PAGE10 / NUMPAGES10
感谢观看本文谢谢
青少年法治意识之守法意识实证研究
摘 要 法治作为国家治理方式,其根本任务是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实现社会治理目标,保证国家机制有条不紊地运行。因此,公民把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其一切行为都受控于一国法律体系之内是实现法治的前提条件。公民守法是法治运行的重要环节。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全民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因为,行为受思维中枢支配。所以,做好全民守法工作的前提是树立公民的守法意识。青少年时期是意识形态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青少年阶段培养公民守法意识对法治意识培养以及法治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论文网 /2/view-7412677.htm
关键词 青少年 守法意识 法治主体意识 法律权威
基金项目:本文为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凯,贵州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6.06.082
本研究在经验判断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青少年守法意识现状进行分析与论证。
一、青少年守法意识现状分析
本研究以山东省某县年龄在十二岁至二十岁之间的青少年为问卷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553份,收回问卷553份,其中有效问卷552份。问卷对青少年守法意识的考察主要包含青少年选择守法的动机和条件两个方面的内容。
守法动机
动机决定了行为的性质认定和结果导向。动机指引个人行为,是人行为的诱因,主要表现于行为原因和行为目的。人们在做出行为是选择守法亦或违法,正是受其行为动机的激励。守法动机是守法行为的起点和引子。青少年选择守法正是基于其守法动机,即受守法原因和守法目的的指引。
对青少年“遵守法律最主要的原因”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统计结果显示385位被调查对象遵守法律是因为“好的法律能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个人发展”,占调查总数的69.7%;117位被调查对象遵守法律是因为他们认为“守法是公民的责任”,占调查总数的21.2%;20位被调查对象遵守法律是因为“法律具有至上权威”,占调查总数的3.6%,30位被调查对象遵守法律是因为“违法会受到惩罚”,占调查总数的5.4%。在回答“为了自己的自由,我们必须遵守法律”这一题目时,445位被调查者坚定地支持此观点,占总调查人数的80.6%,其中46%的人表示非常同意,34.6%的人表示同意此说法;32位被调查对象对此观点持一般态度,占总数的5.8%;51人表示不同意,占总数的9.2%;24人表示非常不同意,占总数的4.3%。
从调查结果上来看,69.7%和80.6%两个数据表明绝对多数的被调查对象在选择遵守法律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守法对自我利益的保护及延伸。功利主义在青少年守法观念中表现突出。
守法条件
在执行某一行为或达成某一目的时,条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问卷设计考察青少年守法条件的问题时,主要考虑了法律自身因素和违法代价两方面。
以法律自身因素为落脚点,被调查者在回答“不管法律规定的合不合理,都要遵守”这一题目时,20.1%选择“非常同意”,13.6%选择“同意”,6.5%选择“一般”,29.7%选择“不同意”,30.1%选择“非常不同意”。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33.7%的调查对象认同无论是在法律合理亦或不合理的状态,我们都应遵守它,而绝大多数的调查对象在法律处于不合理状态下有可能选择违背法律规定。关于“惩罚犯罪能让大多数人不敢违法”这一命题,29.3%的调查对象持“非常同意”的观点,40.4%持“同意”观点,11.1%持“一般”观点,12.7%持“不同意”观点,6.5%持“非常不同意”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对“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能够促使社会成员守法”这一观点,80.8%的调查对象趋于肯定态度。
二、对青少年守法意识的反思
根据调查问卷的反馈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青少年选择守法主要是基于利己主义的立场被动守法。
守法作为法律运行的重要环节,也是法治运行的根本内容。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倡导全民守法,将树立全民法治意识作为具体行动指南,积极促进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发展。守法意识作为法治意识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现代法治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正所谓“法治以法律在市民心目中的绝对权威地位得以显露”, 此种绝对权威地位的现实反映就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一律服从” ,这来源于公民的守法意识。刘爱龙教授将守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消极守法、积极守法和尊法信法,他认为十八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XF 44-2015 消防头盔 XF 44-2015 消防头盔.pdf
- 2024-2025(最新版)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24秋部编新教材).pdf VIP
- T∕CNFIA 135-2022 即食拌饭干制品.docx VIP
- 报关员的年终工作总结.pptx
- 小麦膜下滴灌丰产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VIP
- T/CGCC 26-2018_食品用酒精保鲜剂.pdf VIP
- 工厂岗位职责说明书(岗位说明书).doc VIP
-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pptx VIP
-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docx VIP
- GB 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