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采集于张耀所著的《三种模式网箱养鱼效果,氮磷排放和对水质影响的比较》(一)资料
PAGE
PAGE 15
知识采集于张耀所著的《三种模式网箱养鱼效果,氮磷排放和对水质影响的比较》
一、网箱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1、概念:
⑴网箱养殖作为陆源性的农业模式。(陆源性:陆地来源和活动污染)
⑵网箱养殖的优点:
一是高效利用天然水体;
二是节约因挖塘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是不需要充氧、抽水等节约能源。
⑶网箱养殖的问题【①饲料的逸散;②粪便;③排泄物;④鱼药污染;⑤病原微生物带入;⑥养殖鱼类对其它类群生物的影响】
一是未食①饲料的逸散、养殖鱼类的②粪便、③排泄物,以及④鱼药的使用对水质和底质可能造成的污染;
二是养殖鱼类带入病原微生物,引起土著鱼类爆发鱼病的危险;
三是养殖鱼类在养殖水域中对其它类群生物的影响。
⑷磷元素是淡水中的限制性营养元素。
⑸生长性能和养鱼综合效益指标
①平均日生长率(DGR)=(W2_W1)*100/【(t2_t1)*W1】。
②特定生长率(SGR)=(LnW2_LnW1)*100/(t2_t1)。
③肥满度(Kcp)=100*W/L3.
④养鱼综合效益指标(SI)=(Yn*△W*K)1/3
式中W1、W2分别为时间t1、t2时刻的鱼体体重。
W为体长L时对应的鱼体体重。
Yn为单位体积网箱净产量(㎏/m3).
△W为平均尾增重(g)。
K为肥满度。
⑹网箱养殖废物含三个内容: ①残饵、②粪便、③代谢排泄物。网箱养殖废物只有小部分留在水中或被水流带走,大部分遗留在底质沉积物内;随着养殖年限的延长,在一定的条件下,内源性因素重新释放,产生的无机盐大量繁殖藻类。
⑺环境水生态修复的概念:环境水生态修复是以生物法为主、物理法为辅的综合治理措施,以建立水环境生物链为手段,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为目的,以获得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宗旨。
2、网箱养殖废物的输出
⑴残饵:由于投喂量过多、投喂方式不当、粉状颗粒饲料的损失等因素,导致部分饲料不能被鱼类利用而进入水体。
⑴通过在网箱下设置收集装置、声学设备或光学摄像机等措施。
⑵发现:
投喂饵料的残饵一般在1~15%;
投喂鲜鱼饲料的残饵在40%左右(WU , 1995);
网箱养殖鲑鱼试验发现残饵在70%左右。例如:哲罗鲑(藏维玲等 2003)。
目前,因为还不能区分营养物质的损失来自与残饵还是粪便,故采取大致估算的办法。
【理解:1、残饵损失量较大;2、残饵应含内容:摄食率】
⑵粪便:
①粪便主要成分未消化的饲料、肠道的粘液、细菌、脱落的细胞等(崔奕波 1989)。
②鱼类粪便的数量通常以消化率来计算。消化率的影响因素:种属特异性、个体因素、饲料品质、水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意见:鱼类粪便的数量应以消化率和吸收率来计算】
③据统计:
a、肉食性鱼类的消化率通常高于90%,原因在于高蛋白质;
b、植物性鱼类和碎屑食性的鱼类的消化率通常低于80%,原因在于饲料中的灰分和纤维含量太高;
c、杂食性鱼类的消化率介于两者之间,一般在80%左右(Winberg 1960).
【重点】网箱养鲤发现:
饲料62.3%的氮和22.0%的磷通过尿和粪便进入水体(汤叶涛,2003)。
【注意:1、粪便的数量通常以消化率来计算;2、粪便应该含两个内容:未消化部分和未吸收部分的营养,但是按文中以“消化率”来衡量,那么,仅未消化部分计入;3、自养鲤养殖数据发现:粪便消耗的营养较大,本人认为来源复杂;4、消化率规律:>90%(肉食性鱼类);80%~90%(杂食性鱼类)<80%(植物性鱼类和碎屑食性的鱼类;)】
⑶排泄物(代谢排泄):
①氮排泄:鱼类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和氨。氮的排泄率的影响因素:种属特异性、摄食率、温度、鱼体重等因素影响。【重点】网箱养殖的大马哈鱼,饲料中的76%的N以颗粒态和溶解态的形式进入水体(藏维玲等,2003).
②磷排泄:据估计饲料中的磷仅15~30%被鱼利用,其余均进入水体。在进入水体部分,16~26%溶于水,51~59%以颗粒态形式存在(藏维玲等,2003 崔奕波等,1991)。【据该句:“在进入水体部分,16~26%溶于水,51~59%以颗粒态形式存在”,可以发现:在水体中,溶解部分的磷在总磷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资料:进入环境的磷仅有27~40%以溶解态形式存在,其余以颗粒态形式进入沉积物,底栖动物可以利用沉积物,浮游生物会利用重新进入的营养物质,但这部分比例较低(王小平,1998;Azevedo et aL,2011)】;【磷:可以磷酸盐来表示】
⑷药物的遗留
途径:由于粪便、饲料散失等途径进入水体。
危害:
a有些鱼药很难降解,富集在鱼肉中,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主要是重金属);
b①致病菌产生抗药性,②有益菌难生存(主要是抗生素);
c应用四环素导致底质中四环素残留量达到2.0~6.3ug/g,这种影响持续7个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