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要介绍小柴胡汤及其应用;少阳病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为主证,皆宜用本方来治疗。因此,本方为少阳病的代表方,其他各柴胡汤均由此方衍化而来。
外邪侵犯少阳,肝胆气逆,胆火上炎,枢机不利;正邪交争,口苦,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少阳病位:半表半里,居于太阳和阳明之间
病邪不在表,禁汗,不在里,禁下。
治疗原则:和解为主;1柴胡:《神农本草经》记载:柴胡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除新
《名医别录》谓:除伤寒心下烦……胸中气逆。
————可见 柴胡疏肝利胆,通畅三焦;柯韵伯:柴胡为气机枢纽
邹澍(shu):张仲景著小柴胡汤之效——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渑然而汗出解
——有以上可知,柴胡证皆是由上焦不通
上焦不通——气阻——饮停——生火——呕吐;
柴胡:疏解肝气,不能清气分之邪
半夏,生姜——止呕蠲饮,但不能通上焦
黄芩——撤热,但不能通上焦
人参——扶正
柴胡,黄芩——解半表半里之邪,又能清胸腹蕴热。
;小柴胡汤应用
1伤寒中风
2热入血室
3柴胡达原饮
4柴胡桂枝汤
;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张琪:外感临床表现发热恶寒,苔白脉浮数,恶心呕吐等证,投以本方,重用柴胡,去人参(因正气不虚,可以不用),莫不取效,不必局限于往来寒热。
;2热入血室;热入血室?;热入血室的热型?;热入血室后经血的情况?;热入血室的治疗原则;热入血室治疗原则的依据??;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为妇女的生养之本,肝脏络于阴器,而且肝藏血,所以对血室的概念应该全面的概括,才能符合临床而不是单独的把血室当作某一个器官而言。;方解?加减?;热入血室的病例
刘某、女29岁、2002年、3、19出诊
患者于1998年10月产后,曾患外感发热、治疗热退以后经常心烦,幻视,近一周、夜间恐惧不敢熄灯睡觉,多梦纷纭、自觉一人卧于身旁,夜间昼消,头痛、头晕。时见恶寒发热,
辨为:产后外感,余邪未尽,热入血室,
治法:和解肝胆 清热安神
柴胡20 黄芩15 党参15半夏15 甘草10 生姜10 红枣3枚 丹皮15 栀子10 益母草20
服药以后 诸症好转,继服三付、诸症痊愈
《素问。五脏生成篇》谓: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
“肝藏魂,魂不藏,而多梦纷纭,闭目则有奇怪之状”
“邪气扰于肝胆,则有恐惧之感“
?
;病机:外邪侵犯膜原,湿热瘀阻气机不通
治疗:外感兼有痰浊湿热者
药物组成:柴胡、黄芩、枳壳、厚朴、青皮、桔梗、草果、槟榔、苏叶梗 甘草
;吴某、男、83岁、1984年5、27日出诊
病人发烧两个月,在某医院治疗无效,血尿,X光胸透阴性,用抗生素治疗以后热势不退,病人隔日或者是隔两日恶寒发热,体温39℃~40℃之间,发烧前先有胸前部的灼热不适感,继之是颈背恶寒状热,肢节腰疼,胃脘满闷堵塞,舌苔白厚腻,由于发热日久,又加高龄,身体衰弱不支,脉证合参,为外邪侵犯少阳半表半里,痰湿兼夹热邪阻于中焦,阻遏气机,
治法:和解化湿清热
方药:柴胡达原饮加减
柴胡30 黄芩15半夏15生姜10甘草10草果仁15 槟榔15常山15 厚朴15 生石膏50桂枝15
;6.1号二诊,用前方2剂以后,胃部始觉舒适感,连续四天未发烧,但当日上午胃脘部觉热,体温上升到39.6℃,呕吐一次,下肢沉重,当时注射氨基比林一支,烧渐退,脉象弦滑,舌苔渐化,综合脉象,乃湿热渐退,邪有外透之机,综合前方加减以透邪。
处方:柴胡30 桂枝20 半夏15黄芩15草果仁15 槟榔15 常山15 生甘草6 干姜10大枣3枚
;6.5号三诊服药两剂以后,仅有一阵微热,体温37.5左右,时间甚短即退,体温在37.5左右,(约十分钟)胃部仍有小的灼热感,扰闹上冲呃逆,舌苔转薄,脉弦滑,此外邪已透,湿热已减,仍有胃不和,胆气上冲之证,
治法:清胆、利湿、和胃
方药:蒿芩清胆汤。
服药两付,胃部自觉清凉,大便通畅,体温35.5℃~36.5℃,从此而愈
?
;?
本患者发烧两个月,时起时伏,迁延不愈,西医未予确诊,用抗生素治疗热势不退,中医辨证属于寒邪入于少阳,痰湿热邪内阻,在半表半里,不能发汗,不能用下法,只能用和解半表半里之法,但是小柴胡汤只能祛除半表半里之邪,并不能使湿浊除去,故用槟榔。常山,厚朴,草果仁辛开化湿浊,与小柴胡合用,服药4剂以后 仍有胃脘部胃热,胃脘部扰闹上冲,此为外邪虽去,但是痰湿夹胆热上冲,用蒿芩清胆汤清胆和胃化痰。
在第一剂的时候使用石膏,是因为只注意到化湿浊,而不注意清热,则容易化燥伤阴,所以在出诊的时候加石膏50 g以清热存津液
;柴胡桂枝汤和麻黄桂枝汤的区别;王某 女29岁 工人,1994年11.12初诊,
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