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系(带)现今地壳运动过程与地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断裂系(带)现今地壳运动过程与地震

PAGE  PAGE 76 断裂系(带)现今地壳运动过程与地震 薄万举? 作者简介:薄万举,男,1957年生,天津人,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地测量、地壳形变动态信息提取与地震预测研究.E-Mail:  HYPERLINK mailto:bowanju@163.com bowanju@163.com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300180) 【摘 要】地壳破裂发生地震,地震后在地壳上会留下破裂的痕迹。在地壳运动变化过程中,地壳应力场发生变化,地应力强度达到或超过破裂的强度,地震就会发生。显然发生过地震的地方地壳相对薄弱。这样的地方容易因变形积累应变能而破裂强度又相对较低,在地壳应力上升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破裂,从而发生地震,这也是活动断裂带上中小地震相对密集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构造活动使局部地壳处于相对挤压条件下,断层呈现长期闭锁可使断层过度到“愈合”状态,地壳应力场再一次增强到一定程度时,会再一次破裂而发生地震。新的破裂可能与老破裂重合,但多数情况下不完全重合。经过很长地质时代的演化,类似多次地震在同一区域发生,往往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构造走向,总体上成带分布,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活动构造带(地震带)。地震时空分布的研究表明,多数强烈地震都发生在这样的构造带上或其延伸扩展的部位上。这里所说的活动构造带上往往分布着一系列的新老断层,因此研究断裂系(带)现今地壳运动过程对断层活动、地震孕育和发生机理的认识至关重要,进而有利于开展地震预测预报的探索与研究。这就是本章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1 中国大陆断裂系(带)的空间分布特征 中国大陆断裂系(带)的空间分布具有分区特征,以云南、四川、宁夏一线为代表的南北地震带(亦称南北构造带、南北带)将中国大陆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区域:西部以东西向和近东西向断裂为主,其它方向的断裂少得多;而东部以北北东向至北东向断裂为主,有少量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发育。 1.1 地震地质给出的研究结果 中国大陆断裂系(带)的空间分布有众多专家做过深入研究,所得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陆远忠,2002;马杏垣,1991;丁国瑜主编,1982;邓起东等,2002)。其中地震地质研究给出的“中国活动断裂分布图”中给出了很好的展示(陆远忠,2002),见图1。 从图1看出,中国大陆西部的新疆、西藏自治区内众多较为显著的断裂总体走向为 图1 中国活动断裂分布图( 薄万举,2013) 近东西向。其中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断裂走向总体上具有北凸弧形特征,而南缘具有南凸弧形特征;青藏高原上的断裂整体上形成了北北东向微凸的弧形分布特征。靠近南北带,断层走向大多逐渐过渡为北西走向(如祁连带和羌塘块体东部等)和近南北走向(如红河断裂带等)。整个西部很少发育南北走向的断裂。东部的东北、华北、华中的广大区域多发育北北东向至北东向断裂,有少量北西向共轭断裂发育,很少近东西向断裂发育(图上只有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发育一条近东西向断裂);位于华南的广西、广东、福建等区域,多数断裂为北东至北东东走向,伴有相对较少的北西向断裂发育。由此看出,中国大陆断裂系(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不同区域断裂的大小、深浅、多少、走向均有一定的整体性差异,同时不同区域孕育发生地震的大小、空间密度、复发周期及其震源特性(深浅、走滑或逆冲等)也存在整体性差异,观测、研究这些差异、相互关系及其主要成因对地球动力学和地震机理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现代大地测量用于我国断裂系活动性质的研究与描述 宏观上看,中国大陆以南北带为界,西部和东部的构造变形活动有明显差异。西部多发育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断裂,多数以逆走滑活动为主;东部多发育北北东向或北东向断裂,多数以右旋走滑活动为主(图1)。7级以上强烈地震,多发生在这些显著的断裂带上或其附近。研究强震预测,需要首先研究其孕育发生的机理,这就要研究活动断裂系(带)形成与运动的规律,分析寻找强震孕育发生的动力学成因及要素,继而追踪动力学要素的变化,通过对板块运动格局、断裂带切割后各块体间的构造关系和地震活动显示的动态信息进行机理上的综合分析,期望能对下一次强震孕育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给出进一步的判定。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明显进入了强震高发期。中国大陆也已相继发生了昆仑山Ms8.1、汶川Ms8.0、玉树Ms7.1等数次强烈地震。从历史地震空间活动迁移规律上分析,华北可能成为下一阶段关注的重点。2011年3月11日又发生了日本Ms9.0特大地震,进一步加重了人们对华北的关注。因此研究华北及中国大陆断裂系(带)的空间分布特征、活动特性及其成因和机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进展缓慢,但在全球强震多发的严峻形势下,充分利用大量卫星对地的观测资料,研究地壳运动、断层形变及其与强地震孕育发生的内在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