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侠客行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大铁椎传;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pī 。
;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 2. 读准字音,积累文言词语, 能够通顺翻译。; 魏禧(1624-1681),字叔子、冰叔,号裕斋。宁都(今属江西)县人。清初著名散文家。和侯方域、汪琬齐名,号清初“三大家”。明末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学生)明亡后隐居翠微峰,所居之地名勺庭,人又称他为“勺庭先生”。后出游江南,入浙中,以文会友,并传播其明道理、识时务、重廉耻、畏名义的学说,结纳贤豪,以图恢复。康熙间,举博学鸿词,不应,逝于扬州。
;椎
好事者 省兄河南
挟 长子灿七岁
啖 胁 鼾睡
囱户 强留之 觱篥
顷之 堕
屏息
拱揖
;1.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之)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2.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 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第二部分(2、3):写大铁椎的外貌、性格和奇异的行为。;4.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尝夺取诸响马物,不顺者,辄击杀之;众魁请长其群,吾又不许,是以仇我。久居此,祸必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之)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汝也。”;第三部分(4、5):写大铁椎英勇无畏的性格,所向无敌的武功。;
学习目标
1、巩固上节课的知识
2、熟悉人物塑造的常用手法,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通过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一 词 多 义;
引之长丈许(名词,表示约数)
不知何许人(名词,处所,地方)
杀三十许人(副词,表示约数)
吾又不许(动词,同意,赞同 )
贼能且众(表示并列关系,
相当于“又”、“而且” )
且欲观客所为(表示递进关系,
相当于“尚且”、“况且” )
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动词,骑)
贼二十余骑四面集(名词,骑马的人) ; 饮食拱揖不暂去(离开)
夜半,客曰:“吾去矣!”(离开,走)
黑烟滚滚东向驰去(表趋向,到……去)
长子灿七岁 (比……年长,与短相对)
引之长丈许 (长)
众魁请长其群(为首领,执掌)
;文章的主人公是谁?
作者是怎么刻画他的?
他被塑造成什么形象?;本文刻画人物的手法; 思考、讨论;1.一次“吾去矣”,意在突出大铁椎武艺惊人,迅若飞仙 。第二次“吾去矣”,点明大铁椎志向是远大的,且鄙视宋将军。第三次“吾去矣”,说明大铁椎威猛十足,实战骤捷 ,而且这一次他走后“不复至”,有一种浪迹天涯的意味。三次“吾去矣”刻画出大铁椎鲜明的性格特点,皆有画龙点睛之妙。;2.目的是为了衬托出大铁椎的“技击”更高超,更具英雄本色。; 武林中人物,在中国古代常活跃在民间,有些人对他们也感兴趣,为他们立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