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人际关系的改善.docVIP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和人际关系的改善.doc

PAGE  PAGE 31 儒家与人际关系的改善  HYPERLINK javascript:; 大 HYPERLINK javascript:; 中 HYPERLINK javascript:; 小 ? 时间: 2006-9-13 20:00-22:00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曾宪梓教学楼502室? 主持人: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晚上好。新的学期开始,我们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励耘学术论坛重新开张,这是06一07年度我们第一次论坛,我们荣幸地邀请到台湾大学的傅佩荣教授为我们做讲座。我们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傅佩荣教授,早年就读于台湾辅仁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专门研究宗教哲学,此后一直致力于中西哲学的研究。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到门口看一看,也可以到网上查一查,涉及领域之宽是出乎我们的想象。我们时间稍微晚了一点,很抱歉受傅佩荣先生的委托,拜托所有的同学把手机关闭或者振动。下面欢迎傅佩荣教授给我们做报告。 ? 傅佩荣: 谢谢余院长的介绍,诸位北师大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好像我故意停下来等大家鼓掌一样。我们今天谈的主题有两个重点,第一讲儒家的思想,第二是人际关系。说到人际关系,其实很尴尬,因为孔子的人际关系不是太好,他自己说一个儿子怎么对待父母亲,我做不到。为什么?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他17岁的时候母亲也过世了,所以他常常觉得遗憾没有机会孝顺。他说一个弟弟对哥哥,要去尊重他,我也做不到,因为哥哥是同父异母的哥哥,也是过世比他早。说一个大臣对国君尽忠我也做不到,因为我没有官做。要对朋友好,我也做不到,都是朋友对我先好,我才回报他。我们说孔子四伦不及格,所以看到这样的资料,《大学》里面、《中庸》里面都有,代表孔子常常在做自我要求,你知道自己做不到就有希望,你认为自己做到了,你反而可能陷入一种自以为是的困境。? 我以前念书念到《论语》有一句话,这句话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用白话来说:“德行没有好好修行,学问没有好好研究,有不对的事没有立刻改过,看到好的事情不能跟着去做,这是我的忧虑。”孔子实在是不太理想,一天到晚想德行没有修养好,但是就是因为你知道自己没有做好,你就正在努力上进之中,人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所以孔子很多地方所说的话,我们要进一步思考,他从来不觉得生命有限制。十五岁立志求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如果活到80岁一定有更高的境界,这是孔子。? 我们以前念书不喜欢他,因为教科书要背,我记得女儿念高一的时候,开学不久就跟我抱怨说:“孔子、孟子怎么那么喜欢讲话,一讲话我们就要背。”但是背有用也不错,背了没有什么用,要考试。凡是要考试的东西都有压力,一旦考完试之后就赶快忘记,没有人喜欢它。我也一样,但是我念大学第一志愿报哲学系,哲学就要念中国方面的东西,那个时候才有机会去思考孔子这个人,我提到他父亲很早过世,其实孔子的家世真的很可怜,他的爸爸是一位大力士,很勇敢,一个人可以率领三百人进入城里,发现是陷阱,别人让你先冲进来,把城门关起来,然后加以歼灭。他爸爸发现了,就把城门顶住,让其他人逃走。一个人可以把城门顶住,真是一个勇士啊。但是他第一次结婚生了九个女儿。古时候也不知道节育不能怪他们,这是自然的现象,但是古时候一定希望有一个儿子,才可以祭拜祖先,这是一个基本社会观念。所以他爸爸第二次结婚生了一个儿子,有儿子了之后,这个儿子有点残障,所以他爸爸六十几岁的时候第三次遇到孔子母亲,孔子的母亲才十七八岁,是老少辈,并且没有经过正常的结婚手续,孔子3岁爸爸过世,爸爸出殡的时候他和妈妈被排除在外,他跟着妈妈回了娘家,最后成为单亲家庭。孔子长大了,并没有变坏,反而从小受苦受难,开发了他所有的潜能,他最大的特色是15岁立志求学。很多人说15岁立志求学太逊了吧,我是6岁求学,但是我们是被迫的,孔子一辈子都在学习。? 我自己从什么时候崇拜孔子呢?看到他讲一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在大学教书快30年了,很惭愧,“学就厌,教就倦。”一开学就希望放假,台湾常常有台风,真是一个福音,台风一放假老师比学生还兴奋,表面还要很镇静,说很不幸要放假了。? 所以孔子能够学不厌教不倦,我就非常崇拜他,因为我跟他同行,他做得到,我做不到。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别人做到,我做不到我就佩服他,这样我才会进步,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孔子生命在自己的手上就不一样了,变成一个主动的力量在不断的发展。但是作为孔子这样的人生在鲁国真是生错地方了,这个国家太弱了,以至于孔子再有学问,只能当当家教。问题来了,我知道这是北师大,全中国最好的师大,将来很多人当老师的,孔子当老师有什么不一样?他讲的话常常被误解,比如“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不是自己带肉干来找我的,而是15

文档评论(0)

dmz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