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的清明节;;;; 我不是传说, 而是传奇……;中国最新百家姓氏人口数目排名
001、王姓:约占汉族人口的7.25%。
002、李姓:约占汉族人口的7.19%。
003、张姓:约占汉族人口的6.83%。;学案;;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市轩辕黄帝故里举行;
河南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河南是中华民族姓氏的摇篮
全国前100个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73个。
85%的汉人姓氏都起源于河南。;政治:五帝之都,夏商周三代之居。自夏朝至
民国,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
地理:黄河流域
经济:农耕
历史文化:裴李岗文化(距今八、九千年)
龙山文化(距今四、五千年)
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发源地
孔子祖籍、庄子故里、仓颉故乡;轩辕;;记得吗?你的祖先叫“炎黄”!;有人告诉我
曾经有一位忧心忡忡的诗人 叫屈原
他问苍天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huò)
滔滔的浊浪
吞没了屈原最后一刻的悲怆(chuàng)
天问的迷茫
依旧在华夏大地回响
只是再也无人
去打捞那沉入江中的赤子情怀;千年后的今天
为什么
我们围着圣诞树载歌载舞
却忘了遍插茱萸的九九重阳
为什么
我们天经地义的佳节端午
却落入了韩国的文化之囊 ;为什么
我们西装革履
却找不到自己的汉服霓裳
在哪里,那个礼仪之邦?
在哪里,我的华夏儿郎?;
今天,我有一个梦想
有一天,我们可以拾起自己的文化,
有一天,我们可以撑起民族的脊梁!
记住吧,你的祖先叫炎黄!
记住吧
有一件羽衣叫霓裳
有一个时代叫汉唐
有一对图腾叫龙凤
我们的祖先 叫炎黄! ;寻根问祖……; ——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我们的年节秘语;我们的年节秘语; 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1)唯在清明,江南江北,共祭一个祖先;或在春节,将一碗碗饺子,煮成千年不变的顺顺利利与平平安安。
(2)唯在端午,江南江北,同思一位诗人;或在清明,将一壶壶薄酒,祭洒终日不忘的缠缠绵绵与恩恩爱爱。;材料一:几年前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1)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
(2)赞同网祭,摒弃陋习。通过网站祭奠已逝的亲友,既便于表达哀思,又省时省力,减少环境污染,值得提倡。对于烧冥钞、纸汽车、纸别墅等陋习,则要加以正面引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