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兵势第五.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孙子兵法 兵势第五

孙子兵法 兵势第五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 时间:2009-07-20 15:34:23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①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注:] ①:“瑕”的“王”旁换“石”旁。 形”即为“形式”,“势”即是“态势”。 比方,“形”是一块材料,材料本身的质地好坏,便是“形”的好坏,至于这材料到底有多大用途,这所指的就是“势”。 如孙子兵法中所说得,“形”如一把拉满的弓,而射箭就是“势”了。弓拉的满,“形”固然好,若没射中,就是“势”的不好了。有形无势,不好。 不过“形”与“势”,不同于“外表”与“内在”这样的关系,“形”与“势”如同慧能六祖对“定”和“慧”的定义:名虽有二,体本同一。 形与势之我理解 漢风小筑 2位粉丝 1楼 一些人觉得势篇晦涩难懂,不懂其在全书中的角色,特做一点我的见解。 若决积水于千韧之奚者,形也-----《形篇》 如转木石于千韧之山者,势也-----《势篇》 听起来好像一样,可是细细推究,就会发现不同:积水靠的是数量,在高山上掘开一条小溪是没什么杀伤力的,因此靠的是“积累”,重要的是水本身;而木石本身则性坚硬,但把它放在平地上也不会产生威慑,所以把它要推在万仞之山上重要的是山,及“势”。可以这么理解:形就是军事实力,势就是外部条件。前者依靠长期积累,后者依靠后天争取。 形势不可分,形是势的前提,势是形的保障。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举几个例子:战国时的赵括,三国时的马谡,魏晋时的苻坚。赵括是无形无势,马谡是有势无形,苻坚是有形无势,三者的惨败值得我们深思。 和强秦相较,赵国显然处于不利地位,身为主帅,不察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在已经“无形”的不利地位下,不知求势,硬拼秦师,所谓小敌之坚,大敌之擒,赵括的失败是必然的。 马是个夸夸其谈的家伙,只知死读兵书。亏他把兵书背的那么熟。可他不知道,投之亡地只是一个“求势”方法,势务必以形为基本。蜀国本来就人少地少财乏,军队又连年征战,士卒士气低落。《三国演义》记:“司马懿大庸军马,将山团团围定,蜀军见了,尽皆丧胆....军将你我相推,无一人敢动....”由此可见蜀兵战斗力之低,士气之低。这样的军队再有势,也只会像“决小溪于千韧之山”一般,势再好也没用实力太悬殊了。所以马的失败只能说他不懂《孙子》,而不能成为一些人作为论证《孙子》没用的论据。同时也说明,读《孙子》不能只热爱其中某一篇,必须全局把握。那些试图依靠背诵几个名句而应用《孙子》的,马谡就是榜样。宏观把握全局,重点掌握几篇适合自己和时代特点的,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苻坚是个名人啊,好家伙,96万军队,可谓有极其强大的形,但是由于他的愚蠢失误,不注意“势”的争取,优势丧失殆尽,而对手则一鼓作气,青史留名。 由此可见,形势不可分。就像我们学生一样,应付考试,依靠什么考前压题,是不管用的,要靠日常的积累,将小溪转为江河,以求“形”;临近考试,当调整心态,将各方面都弄到最佳状态,好像把千斤木石推在高山,以求“势”。 由此势篇的角色便清晰了:可以说他是形的助力器,强大的形必须以强大的势惟依托,只有强大的势,才能让强大的形充分发挥------这也是为什么《势》要紧跟在《形》后的原因。 君子曰:“善奕者谋势,不善奕者谋子”为什么呢?因为双方下棋,兵力是相同的,就要依靠强大的势使形充分发挥出来。 所以笔者认为:形,势,一个也不能少。形在于我们日常一点点的积累;而势则在于战前的巧妙布置,包含各个方面:士气,行军,方法,..... 孙子校释上讲,事物的实质是形,在此指军事实力;事物的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