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第9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力工程第9章

2017/4/30;第9章 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9.1 过电压与防雷 ;;2. 雷电流的特性;3. 雷电过电压的基本形式 ;4.雷电活动强度及直击雷的规律;雷电活动的规律 ;5.雷电的危害;三、防雷装置;当避雷针高度h≤hr时:;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为:;当避雷针高度h> hr时:;二级防雷建筑物,是指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物,如省部级办公楼、会堂、博展、体育、交通、通讯、广播等建筑物;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物;高度超过50m的建筑物以及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三级防雷建筑物,是指预计年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或经过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的建筑物;高度为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建筑物等。;双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图9-5);ABCD外的保护范围,按单支避雷针所规定的方法确定。 C、D点位于两针间的垂直平分线上。在地面每侧的最小保护宽度应按下式计算:;两针间ABCD内的保护范围,ACO、BCO、ADO、BDO各部分是类同的。;在距地面 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 以避雷线尖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交于平行线的A、B两点。;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两弧线相交或相切,并与地面相切。从该弧线起到地面止为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当2hr >h>hr 时,保护范围最高点的高度h0按下式计算: ;四、变电所的防雷保护;独立避雷针(线)及其引下线与其他金属物体在空气中的安全距离应满足: ;2.雷电侵入波的防护措施;在变电所1~2km进线段架设避雷线,既可防护直击雷,还可以使感应雷过电压产生在1~2km以外。;9.2 电气装置的接地;2.地和对地电压;3.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图9-10);4. 接地电阻;二、接地的类型; TN-S系统:系统中的N线与PE线完全分开,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接PE线,如图9-11b所示。 TN-C-S系统:系统中前面线路采用TN-C系统,而后面线路部分或全部采用TN-S系统,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PEN线或PE线,如图9-11c所示。;TT系统:TT系统的电源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经各自的PE线分别直接接地,如图9-12所示。 IT系统: IT系统的电源系??的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抗(约1000Ω)接地,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经各自的PE线分别直接接地,如图9-13所示。 ;重复接地:在TN系统中,为了避免PE线或PEN线断开时系统失去保护作用,除在电源中性点必须采用工作接地外,PE线或PEN线还应在下列地方重复接地: ; 因此应尽量避免PE线和PEN线的断线事故,在PE线和PEN线是一般不允许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三、接地装置的装设;单根垂直接地体的接地电阻: ;五、降低土壤电阻率的措施;9.3 电气安全 ; 图9-15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提出的人体触电时间和通过人体电流(50Hz)对人身肌体反应的曲线。;伤害程度与电流通经的关系: ;人体电阻:人体电阻包括体内电阻和皮肤电阻。体内电阻约500Ω,与接触电压有关。皮肤电阻较大,集中在角质层,正常时可达 Ω。 ;凡手提照明灯、在危险环境和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携带式电动工具,如无特殊安全结构或安全措施,应采用42V或36V的安全电压; 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等工作地点狭窄、行动不便,以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应采用24V或12V的安全电压; 水下作业等场所采用6V的安全电压。 ;二、漏电保护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三、安全用电的一般措施;表9-2 按???筑物的防雷类别确定滚球半径和避雷网尺寸;表9-3 阀型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最大允许距离

文档评论(0)

骨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