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笔记汇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内科学笔记 感冒 基本病机——卫表不和,病位——主要在肺卫 1风寒感冒,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荆防达表汤(轻证)荆防败毒散(重症) 2风热感冒, ,辛凉解表,宣肺清热。方药:①葱豉桔梗汤②银翘散。 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4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宣肺疏风。方药:双解汤 5气虚感冒,益气解表,调和营卫,方药:参苏饮6阴虚感冒,滋阴解表,方药:加减葳蕤汤 7阳虚感冒,助阳解表,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8血虚感冒,养血解表,方药:葱白七味饮 咳嗽 病位在肺,与肝、脾密切相关,日久及肾,基本病机——内外邪气干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景岳全书》首次把咳嗽分为外感与内伤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4凉燥伤肺,疏风散寒,润肺止咳,杏苏散加减 5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6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7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化痰止咳,加减泻白散合青黛散 8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 哮病 伏痰”(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致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气道挛急,通畅不利,病位在肺,关系到脾肾 发作期:1.冷哮证,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药: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平喘,方药:定喘汤 3寒包热哮,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方药:小青龙加石膏汤 4.风痰哮证,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方药:三子养亲汤加味 5虚哮证,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方药:平喘固本汤 缓解期:1.肺脾气虚证,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2肺肾两虚证,治法:补益肺肾,纳气平喘,代表方: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喘证 《景岳全书·喘促》把喘证归为虚实两类,病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所伤,劳欲久病,病位主要在肺肾,与肝、脾有关,病机,外感、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无所??,肾失摄纳 一)实喘1.风寒壅肺证,治法:宣肺散寒,方药: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证,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代表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3.痰热郁肺证,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方药: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治法: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代表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闭证,治法:开郁降气平喘,代表方:五磨饮子 (二)虚喘1.肺气虚耗证,治法:补肺益气养阴,代表方: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2.肾虚不纳证,治法:补肾纳气,代表方:金贵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3.正虚喘脱证,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方药: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肺痈 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淤血互结,酝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络损伤,脓疡内溃外泄,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热壅血瘀 1.初期,治法:疏风散热,清肺化痰,代表方:银翘散加减 2.成痈期,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痈,代表方: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3.溃脓期,治法:排脓解毒,代表方—加味桔梗汤加减 4.恢复期,治法:清养补肺(益气养阴,兼清余邪),代表方:沙参清肺汤 5.邪恋正虚,治法:益气养阴,排脓解毒,代表方:桔梗杏仁煎 肺痨 孙思邈提出肺痨病位在肺;王焘《外台秘要?卷十六》提出肺虫致病说。《医学入门》提出“杀虫”“补虚”两大治疗原则。 1.肺阴亏损,治法:滋阴润肺,代表方:月华丸加减 2.虚火灼肺证,治法:滋阴降火,代表方: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治法:益气养阴,代表方:保真汤合参苓白术散 4.阴阳两虚,治法:滋阴补阳,代表方:补天大造丸 肺胀 《灵枢·经脉篇》首先提出肺胀病名,病位主要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病位主要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1.痰浊壅肺证,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代表方: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痰热郁肺证,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代表方: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 3.痰蒙神窍证,治法:涤痰、开窍、熄风,代表方:涤痰汤加减 4.阳虚水泛证,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代表方: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5.肺肾气虚证,治法:补肺摄纳,降气平喘,代表方: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肺痿 首见张仲景《金贵要略》,基本病机,热在上焦,肺燥津伤,或肺气虚冷,气不化津,以致津气亏损,肺失濡养,肺叶枯萎1.虚热证,治法:滋阴清热,润肺生津,代表方: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2.虚寒证,治法:温肺益气,代表方: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心悸 《金贵要略》和《伤寒论》中称“惊悸”、“心动悸”、“心中悸”、“心下悸”。宋·严用和《济生方》首次提出“怔忡”之病名1.基本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2.病位:心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