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第一章PP(本).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化学第一章PP(本)

;课程简介: 物质结构(也称结构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这门课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讨论物质的微观结构的课程。以量子化学为基础,结合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实验事实,讨论原子、分子的化学键理论。 课时安排: 讲授36学时;绪 论; 1905年 爱因斯坦(A.Einstein)提出了光子学说即光的微粒说,解释了 光电效应,所以说Einstein是第一个承认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科学家。;一、生平简介 ?? 普朗克,M.(Max Planck 1858~1947)近代 伟大的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 二、科学成就 ??1.普朗克早期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热力学。 他的博士论文就是《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 ??2.提出能量子概念 ? ?普朗克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提出著名的普朗克辐射公式,创立能量子概念。 ??? 在普朗克诞辰80周年的庆祝会上,人们“赠给”他一个小行星,并命名为“普朗克行星”。德国政府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把威廉皇家研究所改名叫普朗克研究所。 ??普朗克的墓在哥庭根市公墓内,其标志是一块简单的矩形石碑,上面只刻 着他的名字,下角写着: h=6.62×10-27erg?s。 ; ;一、生平简介 玻尔(1885-1962) 丹麦人,是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 二、科学成就 近代物理学大厦的基础-量子力学,是以玻尔为领袖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集体才华的结晶。 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反对法西斯,他参加研制原子弹。;一、德布罗意的科学地位   法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 奖获得者,波动力学的创始人,物质波理论的创立 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按照经典物理学, 原子是不稳定的,如下示意图;重点公式:;第一个实验——黑体辐射: 黑体:几乎能全部吸收各种波长入射光辐射的物体。 带有一个微孔的空心金属球,非常接近于黑体,进入金属球小孔的辐射,经过多次吸收、反射,使射入的辐射全部被吸收,极小部分通过小孔逸出。 当空腔受热时,能发射各种波长光的电磁波。;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化”假设:主张振子能量有不连续性。;第二个实验——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在金属表面上使金属发射出电子的现象。金属中的电子从光获得足够的能量而逸出金属成为光电子。; 1905年爱因斯坦(Einstein)提出光子说: (1)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也是量子化的。光子的能量为 (2)光为一束以光速c行进的光子流。光的强度正比于光子的密度 (3)光子不但有能量,还有质量m。;(5)光子与电子碰撞时服从能量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 ;? 第三个实验——氢原子光谱:;;玻尔理论:;+e;+e; 例:按玻尔的旧量子论计算氢原子由n2=3→n1=1跃迁的吸收光谱的波数。; ? 德布罗意(de Broglie)假设:; de Broglie波与光波不同: 1、光波的传播速度和光子的运动速度相等; de Broglie波的传播速度(u)只有实物粒子运动速度的一半, v=2u。 2、对于实物微粒:u=??,E=p2/(2m)=(1/2)mv2; 对于光子:c=??,E=pc=mc2; 微观粒子运动速度快,自身尺度小,其波性不能忽略;宏 观粒子运动速度慢,自身尺度大,其波性可以忽略.;? 戴维逊—革末实验;? 汤姆逊电子衍射图 (示意);三、玻恩的“统计解释”: ;三、玻恩的“统计解释”: ; 设坐标测不准量为Δx,动量测不准量为ΔPx,则测不准量有以下关系: ; 宏观世界是由宏观量的微观体系组成的。既然微观体系有测不准关系,那么在宏观体系也应该存在。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由于宏观,微观数量级相差太大,“测不准”程度在宏观体系中感觉不出来罢了。 例: 在原子,分子中运动的电子,质量为9.1×10-31Kg,速度约106m/s。; 微尘的位置不确定量为10-17m,比原子间距还要小10-7数量级,所以在宏观世界当然觉察不出来了。;第二节 实物微粒运动状态的表示法及态叠加原理;一、波函数ψ 1. 波函数ψ; 2、波函数的性质;二、量子力学态叠加原理;本节重点:;一、薛定谔方程(定态)的由来:;推广到三维:;二、势箱中运动的粒子 1、一维势箱中的粒子;通解为: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