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第五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第12讲
1 史料信息①表明美国意识到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 史料信息②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开始寻求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从而冲击了两极格局,成为世界多极化的推动因素。 史料有效信息 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等领域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 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曾受过殖民压迫,它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 性质不同 欧共体、日本崛起 不结盟运动 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的竞争到外交上的斗争 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争到经济上的竞争 形式不同 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 宗旨不同 与名师对话·系列丛书 第*页 基础知识回顾 考点互动探究 名师专题讲座 必修1 第5单元 第12讲 课时跟踪训练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历史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 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 之外的一 切敌对行动 “冷战”的含义 ①二战后期,以 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 系—— 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 的框架。②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 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a.西欧和日本衰 落。b.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c. 的 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 日益增大。 3 美苏两国在 和国家利 益上的矛盾也日益加剧,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冷战”的背景 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苏 雅尔塔体制 两极格局 美国 苏联 社会制度 武装进攻 年,苏联和波兰等国组成华沙条 约组织,简称“华约”,标志两极格局 最终形成 苏联 ①政治 标志 : 主义,以“遏制 共产主义”作为指导思想。②经济:马 歇尔计划,以扶持和控制 国家。 ③军事: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 称“ ” 美国 形成 两极格局的形成 杜鲁门 西欧 北约 1955 美苏两国并未发生直接的武装冲突, 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①德国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 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 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 民主共和国。②朝鲜分裂:1945 年,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 界,占领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 部,随后在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 别建立了 和朝鲜民主主义 人民共和国。③越南战争:1961 年, 发动越南战争。④古巴 导弹危机:1962年,美国占有优势 加剧 了世 界紧 张局 势 “冷战” 阴影下 的国际 关系、 全面 “冷战” 和局部 热战 两极格局的形成 大韩民国 美国 ①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 力大大增强。②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 的控制,推行 的外交政策 影响 ①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了《巴黎条 约》,决定建立 。②后 来, 和______________ ___成立。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 _______________ 过程 ①二战使 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 的优势地位。②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 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 渐走上了联合的道路 原因 走向联合的欧洲 西欧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 体 欧洲共同体 独立自主 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_______ 的目标 影响 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结果 ①美国推动日本政府进行 ,奠定了基础。②随着“ ”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③ 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火和给养。④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⑤重视科技和教育 原因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民主改革 冷战 朝鲜战争 政治大 国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中国崛起 ①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影响 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 ;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任务 1961年,在南斯拉夫等国的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 形成标志 ①二战后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②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 背景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霸权主义 ①1989年, 成为第一个发生剧 变的东欧国家。②1990年,民主德国 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两德的_____ 概况 东欧各国的政党纷纷丧失政权,____ 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实质 东欧剧变 ①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Ks5u推荐】(新课标Ⅱ卷)2016年高考物理冲刺卷 04(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doc
- 【Ks5u推荐】(新课标Ⅱ卷)2016年高考物理冲刺卷 03(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doc
- 【Ks5u推荐】(新课标Ⅱ卷)2016年高考物理冲刺卷 04(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推荐】(新课标Ⅱ卷)2016年高考物理冲刺卷 05(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推荐】(新课标Ⅱ卷)2016年高考物理冲刺卷 02(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推荐】(新课标Ⅱ卷)2016年高考物理冲刺卷 03(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推荐】(新课标Ⅱ卷)2016年高考物理冲刺卷 05(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doc
- 【Ks5u推荐】(新课标Ⅱ卷)2016年高考物理冲刺卷 06(原卷版) Word版缺答案.doc
- 【Ks5u推荐】(新课标Ⅱ卷)2016年高考物理冲刺卷 06(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推荐】(新课标Ⅱ卷)2016年高考物理冲刺卷 07(学生版) Word版缺答案.doc
-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4讲.ppt
-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4讲.ppt
-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整合11.ppt
-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整合6.ppt
-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3讲.ppt
-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第十七单元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单元整合17.ppt
-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第十七单元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35讲.ppt
-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5讲.ppt
-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第十七单元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36讲.ppt
- 【与名师对话】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标版课件: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8讲.ppt
最近下载
-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情景默写(附参考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df VIP
- T_AHEMA 002—2020_HDPE土工膜漏点双电极法测量.pdf VIP
- 第1单元活动1 认识生活中的算法(教学课件)湘科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ppt
- 3DMine矿业工程软件-培训.pptx VIP
- 2024年AI面试实践手册-牛客_8705.docx
- 标志设计与品牌的关系.pptx VIP
- 新22J01《工程做法》(新疆图集).pdf VIP
- 一种用于双电极法检测土工膜渗漏的测量仪.pdf VIP
- 对外业务合作管理办法.pdf VIP
- 【中职】高教2023版 世界历史第2课 古代希腊罗马 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