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书下注释、课后习题及答案和历中考真题.docVIP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书下注释、课后习题及答案和历中考真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书下注释、课后习题及答案和历中考真题

鱼我所欲也 【作者】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 HYPERLINK /view/755742.htm \t /view/_blank 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 HYPERLINK /view/26914.htm \t /view/_blank 东周 HYPERLINK /subview/20236/5138173.htm \t /view/_blank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 HYPERLINK /view/51931.htm \t /view/_blank 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 HYPERLINK /view/35894.htm \t /view/_blank 杨朱、 HYPERLINK /view/46556.htm \t /view/_blank 墨翟。被后世尊称为 HYPERLINK /view/8568.htm \t /view/_blank 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 HYPERLINK /subview/2655/4905062.htm \t /view/_blank 孟子》一书。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 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辟:同“避”。? (4)如使:如果,假使。? 几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这里指代办法。? (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 (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非独,不单,不仅。是,这。 (9)丧:丧失 (10)呼尔而与之:(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尔,助词。 (11)蹴(尔而与之):蹴,践踏。 (12)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1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示假设。辩,同“辨”。 (14)于我何加焉: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于,对。何,什么。益,好处。 (15)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 (16)得我:感激我。得,同“德”,动词。 (17)乡为身死而不受: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一箪食,一豆羹)。乡,同“向”,原先,从前。 (18)是亦不可以已乎:是,这种行为。已,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 (19)(此之)谓(失其)本心:谓,叫做,称为。本心,本来的思想,即“义”。 【名句诵读】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课后练习】 背诵全文。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而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而取义”是最高要求。你的看法呢?与同学讨论一下。 (此题意在让学生注意本文的结构与思路,从而大致理解本文主旨。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考察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也注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 说说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与,给。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

文档评论(0)

zizhi3755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