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第05期)-2016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docVIP

专题11 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第05期)-2016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11 名句默写和文学常识(第05期)-2016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解析版)

决胜2106年高考之【全国百强校】高端精品解析专项汇编 1. (2016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来源:Zxxk.Com] ①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 。 ②《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③《登高》中道出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 【答案】(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型的题目,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注意这些字“嫉”“ 岱”“ 遗”,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 (2016届江西省高安中学、玉山县第一中学、临川区第一中学等九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⑴《离骚》中用“ , ”两句来直接表白自己宁死也不与小人们同流合污的心志。 ⑵《赤壁赋》中描写诗人泛舟江上随意飘荡自由来去的情景的两句是:“ , 。” ⑶《渔家傲?秋思》中用“ , ”两句,点出了“塞下”的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字领起全篇,为下片怀乡思归之情埋下了伏线。 【答案】⑴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⑶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道理解型的题目,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注意这些字“嫉”“ 溘”“ 苇”“ 顷”“ 衡”,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3. (2016届海南省海口市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 ”两句,大意是:心意困苦,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行为;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2)《氓》中“ , ”两句,以河流有岸、湿地有边比喻凡事都有底线,暗示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3)《师说》中“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语见《论语·述而》,原文为:“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 【答案】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 (3)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4. (2016届山东省枣庄第八中学南校区高三1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by201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