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梦溪笔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家知道我国有哪四大发明吗?; 沈括 (北宋) “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李约瑟 (英) ; 《梦溪笔谈》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他是______ 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 ; 沈括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同时,他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 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曾经说:沈括这样的人在全世界数学史上找不到,只有中国出了这么一个。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称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以虫治虫;学习目标;字音反馈;自由朗读课文;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 为 之害。;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 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虫名,意谓这虫的旁边容不得害虫。傍即旁;1、对照文下注释,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翻译全文。 (提示:表示时间的年号、地名、物名等不需要翻译) 2、将文章进行分层,并说出每层描写内容。;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 为 之害。;; 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解释下列句中的“之”。;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拓展研究; 这篇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 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试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预习提纲;梵天寺木塔;对照注解,疏通文意;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则不动矣。” ;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胜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合作探究,赏析课文 ;讨 论;;解释下列句中的“之”。;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解释下列划线字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