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二政治检测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4年12月10日晚,纪念“12.9”爱国运动79周年暨第二十八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文艺晚会在我校隆重举行。举办该活动的文化依据是
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文化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节省一分零钱,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温暖世界真情。”这朗朗上口的公益广告语使人们的言行悄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其有的特点是( )
A.深远持久 B.相对稳定 C.潜移默化 D.独树一帜
3.盐城自古因盐设城,盐雕艺术品晶莹圆润,蕴涵东方美学的幽雅意境,作为城市名片,凝练了海盐文化之魂。这说明
A.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B.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具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C.自然环境的不同决定着文化的差异
D.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
4.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文化带,文化的汇通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一条捷径。这说明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化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D.文化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5.《飞天》作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代表是我们的骄傲。但这美丽的形象并非中国的“土特产”,而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产物。这说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创新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6.《致青春》编剧李樯认为《致青春》六天破3亿的票房和口碑摆在那里,数字不会骗人,市场不开玩笑,它火爆的原因之一便是,“它触发了话题,引起了众议”。这个事实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创作要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C.凡是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化都是社会主义文化
D.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7.“微电影”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依靠微博、视频网站和手机等新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这意味着
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网络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④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9.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在国内外受到热捧。一位网友说:“《舌尖上的中国》不只能让人看饿了,更能让人看哭了。”饿是因为美食,哭是因为勾起乡情。这说明传统文化
A.展现厚重的文化底蕴与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B.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道德伦理
C.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10、“苏州月?中华情”——2014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在苏州太湖之滨举办,人们看晚会,吃月饼,赏月,家人团聚,其乐融融。据说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节日,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由此可见( )
①民族节日是—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民族节日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③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有持久影响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2014开年,美国大呼半个太平洋将丢失,中国新武器威力太大;日本2014年版《防卫白皮书》再次渲染“中国威胁论”;某外国媒体5月发表了“舌尖上的中国让全世界都很紧张”一文,渲染“中国粮食威胁论”。下列观点可以驳斥这些论调的是( )
①中华文化是激励人们奋斗的力量源泉 ②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的美好品质
③中华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生物卷(答题卡).doc
-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英语卷(答题卡).doc
-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语文卷(答题卡).doc
-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答题卡).doc
-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政治卷(答题卡).doc
-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文数卷(答题卡).doc
-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文数卷(考试版).doc
-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理数卷(答题卡).doc
-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理数卷(考试版).doc
- 2016年3月2016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生物卷(答题卡).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德州市乐陵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德州市乐陵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德州市乐陵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