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讲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隆中高二语文选修2?导学案 崇德敏行 立人成才 设计人:张进学 使用2015-4-25 总课时24 PAGE  我主动,我参与,我体验,我成功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第  PAGE 42 页 共  NUMPAGES 42 页 《项脊轩志》第1-3课时导学案? 班级: 组名: 姓名: 老师评价: ☆ 模块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环节 【温馨寄语】 智慧的开发和能力的提升,永远没有捷径,唯有在课堂内外全心全力地学习,才能让你收获成功的喜悦。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其人其事及唐宋派的熊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翻译全文。积累掌握“归”“稍”、“置”、“得、然、凡”等文言实词的意义、用法及词类活用等特殊用法,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找出文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描写语句,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并练习写一细节语段。 4.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教学难点、重点】 1.积累重点词语“得、然、凡”及词类活用等特殊用法,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习本文捕捉生活中典型细节和场面,借平淡生活琐事表达真挚感情的写法。 3.赏析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氛围,体会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 【学法指导】 有感情地诵读,疏通文意。2.分析细节描写,感受事细而情深。3.结合课文注释,做好课文批注。4.合作探究,讨论学习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成长心灵】 温馨提示:用双色笔(红黑笔)勾出预习中的重要知识,并加以识记 【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归有光(1506——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但命运多舛,8岁丧母,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一生郁郁不得志。 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接触的散文家。他反对明朝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主张,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提倡“独出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他的这种文风,发扬了唐宋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多写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善于抒情、记事,能把琐屑的事委曲写出,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王锡爵称其作品“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姚鼐谓其“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 并把他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清代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2、唐宋派 唐宋派是明代的一个主要的文学流派,以明中叶的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他们反对前、 后七子的拟古文主义文风,极力推崇和提倡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被称为“唐宋派”。 唐宋派既推尊先秦两汉文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和发展,提倡学习唐宋文,改诘屈聱牙为文从字顺,同时针对复古派的摹拟剽窃,提出“直抒胸臆”的创作主张,重视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的主张和创作对清代桐城派影响很大。 3、背景资料及解题 轩:本指前面高有帷幕的车子,因而把像轩车的屋子、走廊都叫轩,今天轩用来指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多用于书斋茶馆; “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有两重含义。 其一:书斋很小,如人的脊梁之间,从文中“室仅方丈,仅容一人居”可以看出。 其二: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把自己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含有怀远追宗之意。 史书记载,作者于嘉靖十九年考取举人,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以后参加八次会试,均没有考中。 事实上,读完全文,让我们感受到:归有光别号“项脊生”,从小就志向远大,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项脊”二字,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的人生理想。如果说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象征着作者的小有建树,那么作者在向亲人们宣誓,他日他一定会让他自己的功名事业根深叶茂,庇荫子孙。 “志”: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前面我们学过的《游褒禅山记》属游记,就属这类文体。 【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文档评论(0)

6669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