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儿童学习心理;;第六讲 小学儿童的 非智力因素发展与学习(下);本讲将从学习心理学角度,分别阐释品德和自我。主要阐述品德的心理含义、小学儿童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以及自我的基本含义和儿童的自我意识。 ;一、小学儿童的品德与学习;2、品德
品德又叫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它是指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反应出来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
例如,“勇敢”这一品德,乃是指一个人在一系列的行为中,都表现出一种勇敢的倾向,则这个人可以被称之为“勇敢”的人,其特点是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如果只是偶然一次表现,那就不能认为是具备“勇敢”的品德,只能说表现了一次勇敢的行为。
品德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有三个基本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这三个基本成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认识是情感产生的依据,情感又影响着认识的倾向;行为是在认识和情感的指导和激发下通过一定的练习和锻炼形成的,同时行为又可以巩固和发展认识和情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就是这些基本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一个综合过程。 ;3、道德和品德又是有联系的
这是因为离开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人品德,而许多人的个人品德也构成或影响着社会道德的面貌和风气。当我们说一个人的品德良好与否时,总是用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来衡量的,总是从社会生活中去寻找原因的。 ;(二)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的形成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道德认识的两个基本环节。
道德观念是形成道德认识的一个前提条件;道德评价是个体道德认识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其道德认识逐步形成的主要标志。 ;1、道德观念的形成;形成道德观念有一个发展过程,个体最早开始形成的道德观念总是具体的、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以后才逐步形成概括的、抽象的道德观念。
由于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同或外部环境的不同,因此在道德观念的形成上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小学儿童的道德观念是从直观具体的、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的、比较本质的认识。
例如,他们对道德一词的理解就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水平。第一种水平只能同义反复,认为“道德就是道德行为”。第二种水平水平停留在个别现象上,认为“不打架,不骂人”就叫做有道德。第三种水平理解比较深刻、抽象,认为“高尚的道德行为就是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不做对集体有害的事情,做个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的人”。;小学儿童的道德观念是从大量的道德情境里抽象出来的。
他们看到行为榜样或听到道德议论,于是就效仿着尝试着去行动,在实践中受到表扬或批评、宽容或谴责、获得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这样头脑中逐渐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 ;最初,这些观念是具体的、特殊的,反映的是社会道德现象的外部特征,而且所涉及的内容绝大多数属于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道德观念。只是到了高年级,他们才能从具体的观念中得出一些比较概括的行为准则来,比如,“一个人要为别人着想”,“要助人为乐”等等。;(2)小学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具体表现;②集体观念的发展。
集体观念包括树立集体荣誉感,执行集体委托,维护集体利益等。研究发现,7岁儿童的集体观念已经出现,并能初步分化为集体和为个人的行为动机。但他们在荣誉问题上很难摆脱个人的束缚,这个观念直到11岁儿童还占相当大的比例。至于执行集体委托和维护集体利益的观念,其转折的年龄是9岁。从9岁以后才发生重大的飞跃式的变化。;③友谊观念的发展。
在学校这个集体范围内,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在怎样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这对品德教育很有帮助。研究发现,儿童的友好关系大多建立在外部特征上,如邻近,亲戚,一起玩,相互予取等,很少建立在智力、能力、性格与内部特征方面。不友好关系大多取决于攻击行为,无理取闹,不守纪律等原因。上述不友好表现绝大多数是男性。研究还发现,小学各年级儿童真正的朋友关系,直到三、五年级基本上是同性。;④惩罚观念的发展。
当成人对过失行为施以惩罚时,儿童心目中是怎样看待的,他们认为该用哪种惩罚才算恰如其分。从中可以看出儿童惩罚观念的发展水平。
研究发现:7岁儿童强制性惩罚观念占优势,即认为谁犯过错,谁就理所当然受到大人的惩罚以抵罪。8岁儿童回敬性惩罚的观念占优势,即认为谁犯过错,无需从外部施加强制性惩罚,他的过错会被同伴集体嫌弃作为回敬。9岁儿童批评性惩罚观念占优势,即认为谁犯过错,谁就应该受到批评、说服、教育。;⑤公正观念的发展。
这是一个有关是非的观念问题。儿童究竟是根据什么来考虑是非的?
研究发现,7岁以下儿童对公正概念尚不理解,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成人。成人说是即是,成人说不即不。10岁左右儿童的是非观念是公平与不公平,平等与不平等。大家都公平即是,大家不公平即非。13岁以上儿童的是非观念是公道不公道,这一观念不是一种单纯的是非观念,而是一种出自关心和同情的道德关系的观念,具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常新生儿护理演示ppt课件.ppt
- 硬笔楷书教学课件.pptx VIP
- 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初一新生分班(摸底)数学模拟考试(含答案).pdf VIP
- 第1课 寻找信息科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信息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南京电子地图超大版-超清晰-3600-x-5100分辨率.pdf VIP
- 冷轧带钢再结晶退火的感应加热.pdf VIP
- (高清版)B-T 18380.12-2022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 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pdf VIP
- 大学生竞选班长最新PPT课件.ppt VIP
- 云教版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2切菜.pptx VIP
- 育婴员(职工组)基础知识模块(模块一).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