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土木工程用钢材63
授课教师:徐 方
TelE-mail:xufang2001@163.com
2014年5月;目录;土木工程用钢材:在工程结构中使用的各种钢材统称。
型材:角钢、槽钢、工字钢等;
板材:厚板、中板、薄板等;
钢筋:光圆钢筋、带肋钢筋。
土木工程用钢材特性:强度高、塑性及韧性好、耐冲击、可加工性好、与混凝土能充分结合等优点。;第一节 土木工程用钢材的技术性质;弹性阶段;⑴弹性阶段
OA为弹性阶段,此阶段荷载较小,应力和应变成比例增加,若卸去荷载,试件可恢复原状,称为弹性变形。
A点所对应的应力称为弹性极限,用σp表示。
在此阶段,应力与应变的比值为一常数,称弹性模量,用E表示。
弹性模量反映钢材的刚度,即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是钢材在受力条件下计算结构变形的重要指标。 应力-应变曲线;⑵屈服阶段
AB为屈服阶段,由A点当荷载增大时应力与应变不再成比例变化,应变增加的速度大于应力增加的速度,即开始产生塑性变形。
图中:B上点是这一阶段的应力最高点,称为屈服上限;B下点称为屈服下限。由于B下点稳定易测,故一般以该点对应的应力为屈服点,用σs表示。;⑶强化阶段
BC阶段为强化阶段,过B点后变形速度较快,随应力的提高而增加。对应于最高点C的应力称为极限抗拉强度,用σb表示。
屈强比:屈服点强度与极限抗拉强度的比值。
钢材的屈强比反映钢材可靠性和利用率。屈强比小时,钢材的可靠性大,结构安全。但屈强比过小,则钢材有效利用率太低可能造成浪费。
合理选用屈强比。;⑷颈缩阶段
CD为颈缩阶段。过C点材料的变形明显,应变迅速增加而应力反而下降,钢材被拉伸,并在某一薄弱处断面开始缩小,产生“颈缩”现象至D点断裂。
伸长率:试件伸长量与试件的标距长度的比值。;伸长率反映钢材可塑性的重要指标,伸长率大表明钢材的塑性好。
塑性良好的钢材,当偶尔超载时产生塑性变形,可使钢材内部应力产生重新分布,不致由于应力集中而断裂。
;2、中碳钢和高碳钢的抗拉性能
中碳钢和高碳钢(硬钢)在受拉试验中所表现的应力应变特征与低碳钢(软钢)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与低碳钢(软钢)??比,中碳钢和高碳钢的特点是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应力随应变的增加而持续增加,直至断裂。;二、钢材的冲击韧性、耐疲劳性和冷弯性能;影响因素:化学成分、冶金质量、环境温度、冷加工及时率等,其中环境温度对钢材性能的影响最为明显。
冷脆性:当温度降低至一定程度时钢材的冲击韧性突然显著下降出现脆性,这种现象称为钢材的冷脆性;这时的温度称为脆性转变温度,脆性转变温度越低说明钢材的低温冲击韧性越好。;2、钢材的耐疲劳性
疲劳破坏:钢材在交变荷载反复作用之下,往往会在应力低于抗拉强度的情况下发生裂断,这种现象称为疲劳破坏。
疲劳强度:在多次反复交变荷载的作用下不发生疲劳破坏时的最大应力,表明钢材耐疲劳性的指标。;实验验证:钢材承受交变应力越大,所能经受的循环次数越少;当交变应力降至一定值时,钢材可经受无数次的应力循环作用而不发生疲劳破坏。
影响因素:内部组织状态、成分偏析、杂质含量及各种缺陷等,还有钢材的表面光洁程度及受腐蚀状况等都会影响它的耐疲劳性能。;3、钢材的冷弯性能
指钢材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是钢材的重要工艺性能,冷弯性能可以反映钢材内部组织是否存在不均匀应力和杂质等缺陷。
冷弯性能是将钢材试件置于冷弯机上弯曲至规定角度观察其弯曲部位:是否有裂纹、起层或断裂现象,如没有这些现象则为合格。
弯曲角度越大,弯心直径对试件厚度(直径)比值越小,则表示钢材的冷弯性能越好。;第二节 土木工程用钢材的应用与技术要求;屈服点数值:195、215、235、255和275,以MPa计;
钢材质量等级:依钢材中硫、磷含量的多少分为:A、B、C、D等;
钢脱氧程度:沸腾钢F(脱氧不充分的钢,在浇铸及冷却)、镇静钢 Z、半镇静钢b和特殊镇静钢TZ等;
如Q215-A·F,表示屈服点为215MPa ,质量等级为A类的沸腾钢;⑵碳素结构钢的化学成分要求
碳 钢:含碳量低于2.0%的铁碳合金
低碳钢:含碳量小于0.25%
中碳钢:含碳量0.30%~0.55%
高碳钢:含碳量大于0.6%
化学成份见表7-1
返回;⑶碳素结构钢的力学性能要求
指标: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等
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及冷弯性能的关系:
随着钢号的增加,其含碳量、含锰量亦增加,强度和硬度增加,而可塑性、冷弯性能降低。
同一钢材的质量等级越高,含硫含磷量越低,钢材的质量越好。;碳素钢的特点
力学性能稳定,塑性好,对轧制、热加工及骤冷等工艺的敏感性小,便于加工,其构件在焊接、超载、受冲击和温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