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理论;本课教材;阅读书目;参考书目;研究方法;第一讲 传播学是什么?;课程结构;单元一 什么是传播?;;《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胡戈事件中的传播;一、传播概念的不同维度;(一)传播是传递;(二)传播是控制;(三)传播是游戏;(四)传播是权力;(五)传播是撒播(dissemination);(六)传播是共享与互动;二、不同传播观念中的传播模式;(一)拉斯维尔的传播5W模式 ; ;(三)传播的互动模式;单元二 大众传播及其特征;一、传播的形态;二、传播学;自我传播与讯息;自我、信息披露与人际关系:“约哈里模型”(也称“约哈里之窗”);人际传播;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传播;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三、大众传播学的组成;四、传播学有什么用处?;五、大众传播:定义及发展;六、大众传播的重要性;第三单元 传播研究的历史;一、大众传播研究的传统;(一)古典修辞学;(二)欧洲古典社会学 1;(二)欧洲古典社会学 2 ;(二)欧洲古典社会学 3;(二)欧洲古典社会学 3;(三)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大众传播研究的先驱:李普曼;大众传播研究的先驱:拉斯维尔;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奥地利社会学家
主要贡献:
(1)首先开始了传媒效果的研究,1930年至1931年在维也纳进行了第一个广播受众调查。提出了几个重要传播学概念:比如意见领袖、两级传播。
对大众传播中人际传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2)调查方法的革新;
(3)创立以建立在大学基础之上的研究
所模式 ;大众传播研究的先驱:卢因;大众传播研究的先驱:霍夫兰;大众传播研究的创始人:施拉姆;二、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分期;三、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一)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传播学”引进;(二)70年代末期的译介;(三)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正式引进;1982年施拉姆访华;施拉姆访华的影响;(四)90年代以来的发展;第二讲 传播理论的范式与方法 ;单元一 传播研究的量化方法;一、量化研究的前提假设;量化研究在认识论上的前提假设;二、量化研究的基本逻辑;二、量化研究的基本逻辑;以主流化(mainstreaming)为例;三、量化研究的程序;四、量化研究的基本方法:;四、量化研究??基本方法;四、量化研究的基本方法;单元二 传播研究的质化方法;一、质化研究的前提假设;质化研究在认识论上的假设;二、质化研究的逻辑及顺序;二、质化研究的逻辑及顺序;质化田野研究的程序;三、质化研究的基本方法;单元三 传播研究的批判理论;一、批判理论的主要逻辑;二、批判理论的主要学派;(一)法兰克福学派;(二)政治经济学派;(三)文化研究学派;第三讲 大众传播的影响:功能主义取向 ;单元一 早期的大众传播功能研究 ;一、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一、功能主义的主要特征;二、大众传播四功能说;三、其他功能理论;单元二 知沟理论;一、知沟理论的基本假设;一、知沟理论的基本假设;一、知沟理论的基本假设;二、知沟的原因及其社会功能;三、知沟的修正与发展;四、知沟研究的扩展;第四讲 大众传播的影响:社会学取向 ;单元一 人民的选择研究;一、传播流(communication flow)研究;二、“人民的选择”研究;(一)政治既有倾向指数(IPP)分配;(二)选择性接触;(三)调查结果;(四)研究成果;三、有限效果论;单元二 人际影响与意见领袖;一、人际影响的类型;一、人际影响的类型;二、《人际影响》的主要观点;研究发现;三、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的特点;单元三 创新在社会网络中的扩散;一、什么是创新的扩散;一、什么是创新的扩散;二、创新扩散的过程;二、创新扩散的过程;二、创新扩散的过程;如何制造流行;二、创新扩散的过程;三、创新在人际网络中的扩散;三、创新在人际网络中的扩散;三、创新在人际网络中的扩散;第五讲 大众传播的影响:心理学取向(上) ;单元一 说服研究;一、传播者与说服效果;一、传播者与说服效果;信源效果的持续:休眠效果;二、传播内容与说服效果;;二、传播内容与说服效果;三、受众与说服效果;四、麦圭尔的信息处理理论;说服的深思可能性模式;单元二 大众传播与心理基模;一、根据材料回答问题;;二、基模(schemas);二、基模;三、基模与信息处理;;三、基模与信息处理;四、大众传播与认知基模;四、大众传播与认知基模;第六讲 大众传播的影响:心理学取向(下) ;单元一 沉默的螺旋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发现;孤立恐惧动机;大众传媒与意见气候;沉默螺旋的假设;沉默的螺旋的扩散;回到新的强效果理论? ;沉默螺旋理论的发展与不足 ;单元二 第三人效果;什么是第三人效果?;第三人效果图示;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我们”?;其他影响因素;第三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