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云纱.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云纱

香云纱 香云纱(俗称茛绸、云纱),是一种用广东特色植物薯莨的汁水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含矿河涌塘泥覆盖、经日晒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后人以谐音叫作“香云纱”。 在明永乐年间(约15世纪),广东开始生产并出口香云纱。20世纪四五十年代香云纱曾流行于岭南,由于该布料具有凉爽宜人、遇水快干、不易起皱、富有身骨等特点,深受当时富贵人家的青睐。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香云纱作为消费“奢侈品”开始逐渐销声匿迹,这项古老的生产工艺也几近失传。 香云纱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且明文规定,只有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现辖行政区域内生产的才能称为“香云纱”。 保护和传承香云纱是一种义务,发展香云纱则是一种责任。 香云纱的百年浮沉 回望香云纱的百年发展,历经起伏跌宕。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的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尤以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1915年,南海民乐林村程绍江、程炳全、程泽、程周4人对原来只能织单一平纹纱的织机进行改革,发明了马鞍丝织提花绞综,创造出具有钮眼通花图案的新产品,香云纱由此诞生。 1920年,伴随着广州丝织业的鼎盛,顺德香云纱也达到巅峰。当时,顺德有晒莨工场500多家,工人1万多人,日产香云纱4000多米。但这种兴盛维持不到10年,便因为国内外的动荡局势而渐渐沉寂。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老蚕区桑田逐年萎缩,市场上涌现大量物美价兼的棉纺类产品,传统的香云纱服装由于色调单一、款式陈旧过时、原料成本高等局限,逐渐退出市场,相关产业趋于衰落,一度在南海绝迹,顺德也仅存伦教少数几家企业仍在生产。   直到20世纪末,深圳、浙江等地企业家推出用香云纱面料设计制作的成衣,在传统的香云纱面料上融入时尚元素,产品一经推出便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让徘徊于生死边缘的香云纱生产迎来了转机。2005年,深圳市香云莎服饰宣布注册“香云纱”商标,并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批的“原产地地理标志”称号,此举将香云纱重新带入大众的视野,亦引发了香云纱的产地之争。   或许是深圳人强烈的商标维护和非遗保护意识唤醒了顺德对香云纱传承的重视,2008年6月,顺德“香云纱染整技艺”成功申报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09年6月12日,坚持传统香云纱工艺的顺德伦教成艺晒莨厂的梁珠获颁香云纱项目国家级传承人纪念章。近日,顺德香云纱再获喜报,国家质检总局通过了他们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请,这意味着顺德对于香云纱的发展传承将迈向新台阶。 一匹完美香云纱的诞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染色原料薯莨是一种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的地下块茎,其粉碎后棕红色的汁液是染制香云纱的主料之一。奇特的是染料之二——河泥,这种黑色塘泥要专门采自珠三 角顺德、番禺一带没有经过任何污染的塘泥。两种染料的反复作用成就了香云纱的独特颜色。真正上等的香云纱正面是黑色,反面是黄褐色,这是由于涂抹塘泥时只 涂抹并曝晒一面的结果。 “上靠晴天风和日丽,下靠翠绿整洁草地”,说的是晒莨的外 部条件。染料发生作用靠的热量完全来自阳光,每年4月到11月是晒莨的好季节,但又要避开日照过于强烈的七八月与大风天,因此真正是“靠天吃饭”的手艺。 就连晒莨的草地也有讲究,绸匹只有在草皮上晒莨,而且是1到2厘米厚的草地,草身不能过软,软了受不了绸匹的压力,因此顺德人多选择俗称“爬地老鼠”的本 土草种。 香云纱是一种很神奇的纱绸衣料,它不仅有阴阳两面,而且自生产出来就一直在变化。 香云纱在洗涤时会有总体褪色的情况,这是因为其在加工、上 色的手艺目前为止还是最原始的,用的染料都是纯天然的薯莨的汁液。所以香云纱面料最最奇妙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颜色越来越浅、纹理 越来越细,如同有生命一样。这是其它任何一种衣料不能比拟的。香云纱能代代相传下去,大概就在于她越洗越美、越穿越美。 十五世纪(明朝永乐年间),广东佛山开始生产并出口这种叫 香云纱的衣料。这其实是一种真丝面料,是由一种特殊的植物“薯莨”的汁液染色加工而成。染色的时候需要将丝绸在这种天然染料中浸泡——然后暴晒,反复经过 30余次后,再在日出前用含铁质和盐分的黑色河涌泥涂抹,过段时间后洗净再晒,才算完成。 明清以来,广东珠三角地区丝绸业发展繁盛,“广纱甲天下”之说名不虚传。民国时期,南海县首创了经线组织为绞纱组织的新产品,俗称“白坯纱”,经过晒莨后的成品称“莨纱”,即“香云纱”。产品长销不衰。 顺德的白坯纱和晒莨的工场、晒场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普遍 出现了“自晒卖”、“织晒卖”等形式的经营者。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顺德香云纱的生产发展达到巅峰。1922年~1926年,全顺德有晒莨工场五百  香云纱之所以面临如此的境况,一方面是如

文档评论(0)

80219p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