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都市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汇总.docVIP

哈尔滨都市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汇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尔滨都市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区划、条块分割等原因,城市与区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地区资源缺乏系统高效的整合和利用,环境污染跨境转移。同时,随着都市圈内城镇的密集分布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往往伴随着跨界资源争夺和环境污染,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削弱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协调地区之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在区域层面上加强自然资源的共同保护和永续利用,是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一、都市圈自然概况 哈尔滨都市圈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包括哈尔滨市市区及周边的五常市、双城市、阿城市、尚志市、宾县和肇东市等6个县(市)。该范围区域辐射半径为100公里左右,区域包括特大城市哈尔滨市区1个,建制镇91个、乡64个。该区土地总面积3428390公顷,占黑龙江总面积的7。5%,人口841。9万人,占黑龙江总人口数的22%。人口密度大约256人/ k㎡。 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属于张广才岭西麓中山丘陵区,北部属于大小兴安岭延伸的山前台地区,中西部属于松嫩平原低平原区。地貌单元主要以中山、低山、高平原、低平原和河漫滩为主,土壤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暗棕壤、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白浆土、水稻土和泥炭土等。 都市圈内河网纵横,主要水系包括松花江主流及其支流阿什河、拉林河、蚂蚁河、蜚克图河、亮珠河、忙牛河、呼兰河、泥河、漂河等。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沿江汇集众多河流,横穿都市圈中部地区,水量较大,是都市圈地区灌溉量最大的河流。 气候类型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多大风,降雨少;夏季温暖湿润,降水集中;秋季降温急剧,带有霜冻发生;冬季漫长,气候严寒干燥。2000年平均气温为4.6℃;年降水总量为488.2毫米;年平均风速2.7秒/米;日照时数为2506.5小时;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全年逆温天气占三分之一,其中辐射逆温占80%。 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63种,已探明可供工业利用的25种。其中煤炭、天然气、铜、锌、钨、钼、硫铁矿、熔炼水晶、蛇纹岩、砷、建筑用石、矿泉水等20种矿产在黑龙江省占有重要地位。 林业资源主要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等,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张广才岭西北麓。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以及柞、椴、榆、杨、桦等。其中红松以材质优良享誉国内外,水曲柳以花纹美丽驰名。 都市圈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既有黄蘑、元蘑、松蘑、榛蘑、榆蘑、猴头蘑、木耳等食用菌,又有山葡萄、猕猴桃、山托盘等浆果类,更有储量极丰富的刺嫩芽、黄瓜香、蕨菜、薇菜、黄花菜等山野类和人参、五味子、满山红、刺五加、平贝、党参、茯苓、玉竹等中药类;在茂密的森林中,有狼、虎、鹿、獾、狐、貂、狍子、飞龙、野鸭、山雉、鹌鹑等禽兽;爬行类主要有蝮蛇、乌蛇、松花蛇等;水产主要有鲤鱼、鲫鱼、鲢鱼、草根等 。 哈尔滨都市圈地处高纬度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是以冬季冰雪风光和夏季避暑为主。共有国家级保护区2个,省级保护区13个,市级保护区5个,总面积48700公顷。风景名胜区11个,国家森林公园7个。人文资源主要以哈尔滨市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尚志的金源文化,拉林的京旗文化为主,历史名胜古迹多。 二、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哈尔滨都市圈所在区域是全省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人与自然环境矛盾最尖锐、最突出的地区。长期以来,经过人类的垦殖、开发,本区自然生态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森林、草原、湿地、水域等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农田等人工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显著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到都市圈地域内的生态安全。比较突出的问题有:都市圈西部(呼兰、双城西部及肇东)平原地区的草原三化问题;宾县、阿城、尚志等市县丘陵山区的森林植被减少和水土流失问题;一江(松花江)四河(拉林河、阿什河、呼兰河、蚂蚁河)上游的水源涵养林和沿江护岸林的营造问题;松花江沿岸的湿地保护问题;阿城等地矿山植被的恢复问题;农田等人工生态系统的建设及哈尔滨市区生态系统的建设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是指由于水的作用,把土壤冲刷到别处的现象,水蚀和风蚀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都市圈水土流失严重,是黑龙江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地区。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都市圈东部的山地丘陵区,以水蚀为主,其中,宾县、阿城和尚志最为突出,宾县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10618公顷,占宾县总土地面积的54.8%,被确认为黑龙江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几个县市之一。阿城水土流失面积116600公顷,占阿城土地总面积的41.4%。尚志水土流失面积2983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3.8%。均高于全省20.58%的水平,都市圈西部属于平原风蚀区。水土流失造成耕地耕层越来越薄,养分不断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有机质含量逐年减少,干旱、洪涝、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