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版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心理学;14题,其中8题单选,6题多选;基 础 心 理 学 讲 解; 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人的心理是脑(神经系统)的机能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科学心理学建立标志 1879年,冯特,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构造心理学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张:采用内省实验法,分析意识内容,只问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泥匠) 2、机能主义心理学(美国第一个) 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 主张: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注重心理学的实际应用。;3、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 (先驱人物:巴甫洛夫和桑代克) 主张:教育万能论、环境决定论 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 4、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魏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 主张: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意识、经验也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组成它的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又叫完形心理学。;5、精神分析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主心理包含: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无意识)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1、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三势力) 代表人物:罗杰斯和马斯洛。被称为心理学的。 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重视人生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2、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系统:输入、编码、转换、储存、提取 3、生理心理学 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一、神经元及功能 神经元: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神经系统的结构;(一)脊髓:传送信息,简单反射 (二)脑干:脑最古老的部位,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①延脑;对侧传导;支配呼吸和心跳 ②桥脑;联系端脑与小脑 ③中脑:上下通道,瞳孔反射与眼动中枢。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睡眠与觉醒 (三)间脑 丘脑: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除嗅觉外枢; 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 下丘脑: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底丘脑:调节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 (四)小脑: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关于脑的记忆 干间小端存在脑,脑干又含延中桥, 呼吸心跳找延脑,眼动瞳孔在中脑, 大小相见靠桥脑,睡眠觉醒网状找。 下面再来说间脑,上下底丘其中找, 嗅觉除外靠丘脑,嗅觉激素上丘脑, 自主内脏下丘脑,运动肌张底丘找。 说完间脑看小脑,平衡运动靠小脑, 最后我们看端脑,端脑别称叫大脑。 ;四、大脑(端脑)的结构与功能;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功 能;一、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 1、兴奋和抑制: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2、反射、反射弧和反馈;3、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动物和人与生俱来的、不学而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4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第一信号系统: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第三节 感觉、知觉和记忆; 一、 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视觉适应 暗适应: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视紫红质合成——慢) 保护暗适应:戴上一个红色的眼镜 二、 感觉后像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 三、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四、联觉;适宜刺激:380纳米—780纳米的电磁波。 视觉器官:视网膜视细胞层 锥体细胞: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在强光下起作用,所以叫明视觉器官。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杆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在弱光下起作用,所以叫暗视觉器官。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 ;颜色视觉;色觉异常: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 色弱:能辨别,感受性差 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灰) 全色盲:黑白世界 遗传途径: 男:由外祖父(显性)通过母亲(隐形)传给外孙 女:外祖父和父亲皆显性 男多于女 ;二、听觉 适宜刺激: 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 人们对1000Hz~4000赫兹的声音最敏感。 听觉感受性与年龄 20岁前逐渐提高 60岁后逐渐降低 听觉适应:持续作用,感受性降低 掩蔽:一个声音由于另一个声音干扰,阈限升高 听觉疲劳:强度太大,时间太长,感受性下降 ;;味觉和嗅觉;;;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性: 整体性:对物体的各种感觉结合在一起 选择性:根据感觉通道的容量和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体当作对象,背景与对象之间可以转换 恒常性:一定范围内,知觉条件发生变化,而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